笔趣书吧 > 穿越小说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五百七十三章 东西局势

第五百七十三章 东西局势(2 / 2)

因为人口太少,然而地方又太大,这也是给大楚帝国在这些新占领区的行政划分上带来了一些麻烦。

因为直接设省不是,不设也不是。

这个时期的辽东省以北区域,人口实在是太少,同时当地在后续几年里还是以各类军事行动为主,早期人口也的注定会是带有浓郁军事性质的军事屯垦人口为主,按照道理来说直接设置为军事管辖区更为适合一些。

但是军政分离是大原则,在大楚帝国里,目前可没有什么军事管辖区之类的,哪怕是整体划定为军马场的济州岛,该岛在行政上,也是嫡属于高丽半岛中南部的东海省,东海省在岛上设立了济州府,并派遣了官员。

哪怕官府的主要管辖人口,只有当地军人的家属以及少量的马场技术人员。

但是军政分离,是大原则。

辽东以北区域也不能例外。

因为,把辽东省的区域继续向北延伸一些,扩大了辽东省的管辖区域,又把辽北省的区域一直向北延伸。

而剩下的区域则是设为黑水省。

黑水,即黑龙江古称,因该江河水发黑而得名,大楚帝国沿用古称,把‘阿鲁兀纳么连’这种乱七八糟的音译称呼直接改为古称黑水河,并把黑水定义为这一系列河流的主流,而不是支流。

黑水省设巡抚,巡抚驻地暂定为双江城。

此地位于松花江和嫩江交汇之地,乃扼要咽喉之地,之前楚军军方杀到这片地方,也在此地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军事堡垒,取名为双江堡,随后把大批战俘以及归顺的海西女真之类的大批蛮夷集中在这里进行屯垦。

同时还从辽东组织迁移了数千人前往此地进行屯垦。

这里,也是大楚帝国往北的实际控制区,再往北虽然名义上也归属大楚帝国,楚军甚至在更北边的区域都派兵进行扫荡并建立堡垒进行驻防,但是吧……只有驻军没有平民。

虽然黑水省的控制区域只有那么一点,但是其理论辖区面积大。

新设立的黑水省,南边是宽城子一带和辽东接壤,往西一直到大兴安岭西部山脉,囊括了东掳人控制时期的大片哲理木盟区域,大概就是漠南蒙古的一部分东部区域。

西北则是和漠北蒙古控制区接壤,然后一直往北走……直到北冰洋!

东边,则是延伸到了同江区域,其东北方向是大海。

(黑水省的区域,大概就是清初黑龙江全部、吉林西南部一角、哲理木盟中北部区域,然后越过外兴安岭一直往北延伸)

实际上不仅仅黑水生的理论管辖面积非常大,辽东省的管辖面积也大幅度增加了,整个辽河套大沼泽地区,包括部分漠南蒙古控制的东部区域都收入了囊中。

简单来说,漠南蒙古的东部区域,直接被一分为二,小部分归属辽东,大部分归属黑水省管辖。

此时的辽东省,大概就是清初的辽东,再加上高丽半岛的西北部,再加上漠南蒙古东南部区域。

而辽北省的面积也不小,该省的管辖区域有高丽半岛东北部区域,往东,往北则是大海,包括库页岛,其管辖面积也非常大的,(大概就是清初的吉林再加上高丽半岛东北全部)

不过也只是单纯地方大而已,这三个地方都是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尤其是黑水省和辽北省,在当地属于大楚帝国治下的普通百姓就没多少。

在上述两地的大楚人,大部分都是驻防当地的军人……

本来就只有百万人口的辽东省,和这两个地方比起来,那就是人口大省!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当地的人口本来就没有多少,再加上又遭到战争的破坏,当地的人口也就所剩无几了。

当然,这说的人口少,是指大楚帝国直接管辖下的平民,不包括当地驻军以及军方的战俘,此外也不包括大量躲也好,逃也罢,或者干脆一直都是野人状态没被发现的各种乱七八糟的蛮夷。

之前东掳人时期,可是隔一段时间就在这些地方来回扫荡,为的就是抓那些他们口中的生女真,野女真,很多东掳人八旗士兵手底下的奴隶都是这些生女真。

大楚帝国倒是不搞什么奴隶之类的,大楚帝国一般只搞肃清作战……不抓奴隶,臣服的就集中起来去屯垦种田,不臣服的一般直接灭了。

不过,东掳人也好,大楚帝国也好,在东北区域里的政策都是属于脑子比较政策,以强化在当地的控制力度,把大量游离在行政统治之下的渔猎人口给集中起来。

所以发现一个部落就打一个部落……

这一点,和明王朝有极大的不同,明王朝是发现一个部落册封一个部落,仅仅是在东北区域,也就是所谓的奴儿干都司地区里,各种乱七八糟的卫所就册封了数以百计……

明王朝觉得北边都是苦寒之地,要来没啥用,还要大批花钱,为了省钱,人家连辽河套都能主动放弃,把辽河套长城修成一道奇葩的v字型……而对更北边的这些破地方,明王朝的态度是,你别搞事,然后名义上臣服我就行了,剩下的你们自生自灭去,有事没事都别找我。

而东掳人在这些区域的态度,则是直接一口吞了,顺带抓点奴隶给八旗士兵发福利……

大楚帝国,目的和东掳人的差不多,只不过手段有些不一样……因为大楚帝国没有奴隶制度……所以楚军是不抓奴隶的,同时因为粮食紧张也不抓战俘。

臣服的就集中到适合种田的地方去让他们屯垦,不臣服的当场就灭了。

只不过饶是楚军的扫荡肃清规模不小,而且还是拉网式肃清,当地驻军是拿出来了当初在关内剿匪的尽头,肃清作战的时候把大军直接散开,然后按照区域直接来个撒网式肃清。

这样进展虽然慢一些,但是胜在稳健。

肃清作战过后的区域,第三集团军以及辽东、辽北、黑水三省守备司令部,可以很自豪的宣城这些地方安全无比,完全可以安全的迎接后续的移民屯垦放牧等等。

黑水设省,也意味着大楚帝国在整个东北区域里的军事行动已经落下了帷幕,后续的肃清扫荡,纯粹是治安作战的范畴,根本就不算什么军事行动。

如此情况下,大楚帝国就把第十五师这种甲等师主力以及一批骑兵师陆续调走,少量南撤到辽东,东海,乃至关内的山东,河北等区域进行休整换防等。

还有一部分则是被调往了漠南地区乃至西北陕甘地区,尤其是骑兵部队!

立下了诸多战功的第一骑兵军以及第三骑兵军,直接脱离了第三集团军的作战序列,然后被调到了漠南,归入第二集团军作战序列。

这让第二集团军所辖的骑兵军规模,达到了五个军。

这五个骑兵军所辖的兵力总数,达到了八万骑左右,这么庞大的一股骑兵力量出现在漠南,光靠数量就能碾压几乎所有的漠南蒙古的大部落,甚至就连漠北蒙古的几个大部落也得甘拜下风。

这年头在中亚以及东亚区域里,能够在数量上抗衡这支第二集团军麾下的骑兵军团的国家或势力,也就只剩下漠西蒙古了。

就这,也得整个漠西蒙古汇集起来才行,尤其是和硕特部以及准格尔部这两个部落得联合起来,估计才能够在数量上抗衡这支楚军骑兵大军。

控制了整个东北以及大批漠南蒙古后,让大楚帝国终于不用为了战马而发愁,只要有钱粮,就算是编练个几十万骑兵那也是可以的……

虽然都是蒙古马,只能搞一搞轻骑兵,但那也是骑兵不是。

这么多的大楚骑兵出现在漠南,对于漠南剩下的部分还没有臣服大楚的部落而言,无疑是灾难。

楚军趁着冬天还没有到来,在秋天里对漠南发起了新一轮的打击,两个骑兵军从东漠南一路向西杀入了漠南中部腹地。

另外还有三个骑兵军从丰州府,即原来土默特部牧场区域向北发起进攻。

两支骑兵大军一路扫荡,把漠南东部和中部区域少数还不愿意归顺的部落挨个收拾,收拾完后,整个漠南的中部以及东部区域,正式宣告尽数臣服。

上述两个区域的所有部落,少数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大多则是接受了大楚帝国的定牧改造。

擅长骑射的青壮都被征召为入伍,部落首领部分从军,部分被送到中原混吃等死,普通牧民则是按照府县的行政划分,有条件定居的定居,没条件的则是固定路线游牧。

为此,大楚帝国在秋天的时候,正式把漠南中部区域以及东部的一部分区域设立为漠南省,巡抚驻地为丰州。

漠南省的设立,再加上之前黑水省的设立,辽北省以及辽东省的疆域划分调整,也意味着大楚帝国在整个漠南中东部以及东北的偌大区域里,彻底完成了实际军事控制,并进入到了后续的民政建设时期。

同样也意味着,大楚帝国可以把战略目光,从东北地区转移到更北边的漠北以及西边的漠西地区了。

漠北那边好一些,漠北蒙古的几个大部落最近这些年日子很难过,他们频繁遭到了俄罗斯的侵袭,根本无力也不敢和其他势力再继续发生战争。

当初东掳人强大起来后,漠北蒙古没有太多犹豫,直接就对东掳人表示了归顺,为的就是获得东掳人的帮助,以对抗俄罗斯人的侵袭,再不济……也要避免东掳人的打击,导致己方腹背受敌。

当大楚帝国干掉了东掳人后,尤其是杀到了嫩江北部,干掉了科尔沁部后,事实控制了整个漠南蒙古东部区域后,他们就主动派遣了使者过来,说是要朝贡大楚帝国皇帝,请求册封云云……

不是他们不要脸,上赶着要来当小弟,而是俄罗斯人最近这几年给他们造成的压力是在太大。

这是为了避免二线作战,保证生存的一个必要手段,他们总不能在对抗俄罗斯人的同时,还继续给大楚帝国脸色看啊,万一大楚帝国看着不爽派兵来攻打他们岂不是要抓瞎。

对于漠北蒙古的几个部落这么识趣,再加上实在是太远,这年头也没个铁路啥的,再者有漠北挡着沙俄也能让大楚帝国有更多的时间在北方区域积蓄力量。

因此消息传到了金陵城后,罗志学亲自批准了漠北蒙古三部的朝贡请求,并给予了相应的册封,还准许和对方进行贸易,并出售各种冷兵器乃至火绳枪以及轻型火炮给他们,以帮助他们对抗沙俄。

因此在漠北这一块上,对于大楚帝国来说暂时没什么危险,就算有威胁,那也是来自于沙俄的威胁,但是只要漠北的几个部落还在,那么大楚帝国就不用直接面临沙俄的威胁。

真正的威胁是漠西方向!

漠西方向的准格尔部野心太大,持续攻占了周边大片领地,叶尔羌汗国虽然也进行了抵抗,但是依旧挡不住准格尔部的入侵。

如果不是大楚帝国扶持着,叶尔羌汗国估计都要亡国了……

同时大举进入雪区的和硕特部,也因为双方在争夺雪区的缘故关系不咋地,对方倒是想要表示臣服,但是这种臣服只是名义上的臣服而已……

大楚帝国一向来都不稀罕这种所谓的名义臣服,朝贡体系。

仅有的两个藩属地区,也就是叶尔羌汗国和漠北地区,那都是为大楚刀枪,目前再替大楚当着准格尔以及沙俄的刀子呢。

和硕特部又不给大楚挡刀子,相反还和大楚帝国抢地盘……大楚帝国高层自然不会接受他们只是朝贡接受册封,实际上依旧独立自主的名义臣服。

对待进入雪区的和硕特部,大楚帝国的态度一直是非常明确的,雪区是大楚领地,和硕特部进犯雪区是大逆不道,帝国无法容忍,所以和硕特部要么彻底归顺,要么死!

嗯,滚蛋也可以,毕竟他们要是要跑的话,楚军也不一定能追的上。

前提是跑出去后不怕跑出去被准格尔部吞并……

人家和硕特部之所以进入青藏高原地区,就是为了躲着准格尔部……你让他们滚蛋,前脚刚出高原,后脚估计就得被准格尔吞并了。

所以,现在和硕特部的高层首领们,现在也是苦恼的很。

放眼四望,天地虽广,但是却没有他们的丝毫容身之地!

怎么办?

你让他们彻底归顺,人家可不乐意,现在他们好歹还控制了绝大部分青藏高原区域呢,也边看大楚帝国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实际上楚军也就只能在高原的东部区域里小打小闹。

高原地区的极端复杂的地形,对于楚军这种比较依赖后勤,大量使用枪炮的军队而言非常不友好,因此在这一方向的军事行动往往是非常克制,以逐步蚕食为主,不搞什么大开大合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嗯,也搞不了。

连五斤火炮都拉不上去,打个毛线的大规模战役。

楚军这边,打算憋出几个专门搞山地作战的部队来,然后慢慢修路再打过去,至于现在,慢慢折腾着呗。

所以,和硕特部短时间内的覆灭威胁其实不大,只是吧,在东部区域,三天两头被楚军揍一顿也是很难受的。

人员死伤,丢失领地这些都还是小事,关键的是楚军持续进犯,和硕特部联合当地的雪区领袖之类的,为了抵抗楚军侵袭,不得不在临近的大量区域里部署重兵,修筑城池防线……

这才是真正要命的地方!

因为部署兵力,修筑防线那都是要钱的,同时极端地形的复杂给楚军造成的困难大,但是对于他们自身而言也很大。

运往前线的每一袋粮食,都要翻山越岭,让牛马驮运着送上去,这耗费可大了去。

这种情况下,和硕特部以及他们的当地盟友们,发现打了几年后,看似挡住了楚军的大规模入侵,但是家底已经都快打没了。

再继续这么搞下去,不用楚军继续打,他们自己就得先饿死……

如此情况下,当地的很多土司或宗教的首领们,对支持和硕特部也是出现了犹豫。

人家当初迎接和硕特部进入高原地区,那是为了找个打手当保镖,好让自己继续过好日子的。

但是这打手过来后,直接翻身当主人就不说,竟然还招惹了大楚帝国。

然后这两者打生打死,他们这些当地土司却是倒了大霉。

靠近大楚帝国的土司们家破人亡的可不在少数,哪怕是远离大楚帝国,看似和他们半点关系也没有的土司们,也是不得不北上了沉重的赋税负担。

人家和硕特部除了人和牛马以及弓箭弯刀外,啥也没有……各种军需尤其是粮食那可都得当地提供。

于是乎,他们就发现,这日子过的越来越糟糕,想着不能继续这么下去了,得改变什么。

至于彻底归顺大楚帝国……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这么干的。

因为大楚帝国治下,可没土司这么个说法,更没有所谓的宗教领袖,大楚帝国甚至都禁奴……

你让这些当地的土司和宗教领袖玩彻底归顺……就是等于让他们放弃现在的权势不说,还要放弃所有的农奴以及土地。

最后除了一条小命以及少量随身携带的私人财产外,估计啥也不会剩下。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们是不会彻底归顺的,这严重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只是这些土司和宗教领袖们比较死心眼,而和硕特部的想法可就不一样了……

大楚帝国要雪区,想要他们和硕特部当小弟,这些都是可以商量的,只要给他们和硕特部一片上好的牧场。

比如说,准格尔现在的地盘,他们和硕特部觉得就挺适合自己的。

如果能占据了准格尔的地盘,青藏高原这种极端地形的破地方,谁爱要要去。

最新小说: 贵妃她靠咸鱼拿下宫斗冠军 不小心误鲨大佬之后 惜奴娇 咸鱼通房带娃跑路,世子疯魔了 和夫君互作替身后 [西游]唐僧他又在买地 娘娘她步步高升 媚香记 穿越成雍正女儿后 红楼贾政很正经 别吵,在挖墙脚 清穿之宣妃享乐日常 外室 开局给秦皇汉武盘点历史典籍 笼中春色 桃花人家(女尊) 白切黑反派改拿深情剧本 长安秘案录 在秦代刷短视频不小心开了投屏 宠妃她有自知之明 穿进乙女游戏后被四美男围攻 长安食肆经营日常 亡国后委身了敌国将军 赘意 主母重生要改嫁,疯批权臣火葬场 妖心渡世 娇媚庶子皇商妻(女尊) 摇风坠 神火书 华京迷案录(探案) 穿为辛弃疾义女后 财神娘子从守活寡开局 大唐政变生存指南 谋士系统在三国 下嫁权臣 中土公主模拟器[魔戒] 小娇矜 和离后,丞相他追悔莫及 帝宠 歹竹出好笋 我的王妃生活[红楼+聊斋] 娘娘她总想出宫 春诱莺莺 嫤语书年 双阙 守寡后他他他都爱她 掌事姑姑返聘皇家幼儿园 乾隆宠妃日常(清穿) 和冷硬将军奉旨成婚后 孩子他爹是皇帝 抢来的夫君真甜 听到乖巧妻子心声后 王府幼儿园2 我的儿子是康熙(清穿) 盈满则亏 乐观少年在立海大 建安幻 清穿之康熙皇帝小青梅 迫与楚王解战袍 和离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