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吧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七百零三 众望所归

七百零三 众望所归(1 / 2)

刘辩觉得自己这个问题对刘伯温很不公平。

刘伯温是个正常人,他不是穿越者,他不知道武如意篡唐的历史。如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那么后宫十几个嫔妃之中,武如意绝对是最有资格问鼎的人,刘伯温即便力推武如意为后也没有任何错误。

但这明显不是刘辩想要的结果,也就是说无论刘伯温选谁都不会让刘辩满意。选武如意刘辩不满意,选了别人刘辩还是不满意;倘若刘伯温举荐穆桂英、卫梓夫、上官婉儿等人为后就正确吗比起武如意来,她们就有资格被立为皇后么

“朕希望刘基能说一句此乃陛下家事,陛下要立谁为后全由陛下做主,我等外臣无权干涉!”

刘辩最希望刘伯温能够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来给自己解围,但仔细想想这句话貌似是很多奸臣惑主的言论,根本就是推卸责任,刘伯温这样说的话又岂是为臣之道不能给皇帝分忧解难,又怎么算的上忠臣

听了皇帝的询问,同样峨冠博带,头戴冕冠的刘基手捧笏板,缓缓走出了行列。

这一刻满朝文武大臣的目光都落到了他的身上,等待着刘基抛砖引玉,看看堂堂的兵部尚书会支持哪位嫔妃上位

刘伯温目光如炬,面色凝重,清了清嗓子拱手启奏:“臣以为,德妃武如意……”

听了刘伯温吐出来的第一句话之后,面色一直紧绷的司徒陆康脸颊上的肌肉微微跳动,总算长舒了一口气。与自己并无私交的刘伯温到底没有与陆家唱反调,而是十分客观公正的推举武如意为后,这让陆康对刘伯温颇为感激。

“德妃武如意自进宫以来,恭孝太后,尊敬陛下,宫廷内外一片称赞,又生下渤海王刘治,更是功不可没。孝贤皇后辞世之后,德妃与贤妃共同协理六宫,然贤妃热衷于军事,后.宫多赖德妃打理,方才使得后宫和睦,万民称颂。德妃平素注意言行,体贴宫娥,实乃天下之楷模,妇孺之榜样,陛下当早立德妃为后,使之母仪天下,泽被苍生!”刘基手捧笏板,说的慷慨激昂,正义凛然。

刘辩在心中暗自叹息一声:“刘基到底还是选了武如意啊!不过,这也怪不得刘伯温,若是按照公平选举的话,武如意是最有资格继任皇后的人选,朕相信刘伯温支持武如意为后并无私心,这只是他客观权衡之后做出的结果。”

刘辩对刘伯温的话未置可否,挥挥手示意刘伯温退下,目光又扫到包拯头上:“包爱卿,你认为朕该册立那个嫔妃为后”

身为金陵府府尹的包拯急忙出列,手捧笏板躬身作揖:“微臣官卑职位,不敢妄议立后之事,还是请陛下询问三公及九部尚书吧!”

刘辩眉头微蹙,朗声道:“包卿不必谦虚,今日大殿上的所有文武都有说话的权力,更何况你是金陵府府尹。皇后将来要做天下典范,母仪天下,每个人都有评价皇后甚至皇帝的权力,包卿直说无妨!”

听了皇帝的话,包拯一张黝黑的脸颊肌肉微微跳动,拱手道:“既然陛下这样说,微臣便斗胆厥词。据臣所知,宫廷内外对德妃一片称赞,论入宫的时间,以及贡献与口碑,德妃都是当仁不让的不二之选!”

“想不到包黑子也支持武媚娘,100的政治真不是盖的!”

刘辩双目微闭,面无表情的挥手示意包拯退下,目光又扫到了刑部尚书狄仁杰的身上。

就在包拯退下的时候,已经六十七岁,皓首白发,就连胡须也已经花白的陆康一直紧绷着的面容终于放松了下来。

最新小说: 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 红楼风起 刘循:从杀刘备开始 从贞观开始征服世界 红楼从迎娶秦可卿开始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军旅情路 红楼之贾环穿越了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内行 明朝最真实科举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晋烟火 胡扯五千年 始更 你确定你是始皇帝? 三国:开局曹操向我问卦 沧海横流 大唐:晋阳小公主是我的心尖尖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明月天骄 大宋天朝之裂变 震惊:我在大明做皇帝 三国江湖路 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 我在大唐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为了活下去,当兵进军营 与竹马校霸官宣后,前世老公气红眼 隐婚后我顶替了大佬的白月光 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 通感成瘾,京圈太子爷陪我孕吐 风雪战火 苏定方演义 大漠群英传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陛下就是躺赢狗 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 哈哈哈,大明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娇软恶雌集邮上瘾,众兽夫急争宠 爱你老妈,玄武门见 傅总,夫人不想当首富太太了 99夜贪念 规则怪谈:从黑童话小红帽开始无敌 八零:冷战四年,丈夫带回了白月光 大秦:祖龙偷听我心声 新婚夜换亲,清冷指挥使沦陷了 十七世纪富二代 开局四代目火影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山河纪行 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 汴京风云录 外室三年,离开时他却悔红了眼 旅店通万界,假千金成了国家级团宠 重生出嫁前,疯批九千岁缠我入骨! 招惹死对头,被他按在墙角亲 大暴君框框乱杀,小绵绵疯狂吸奶 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