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把伏子厚贬为丞相府郎中,温大有、崔民幹还有李世民幕僚的那些官员,虽然心有不甘,但见到皇帝杨侑已经下令,大丞相李渊都已经开口,连李纲都没有继续坚持,他们也只能愤愤作罢。
至于窦抗、窦琮,以及诸多李氏宗亲、各个士族官员,见此也都心领神会的闭口不再追究下去。
谁都没想过要杀伏子厚的念头。
谁都不傻!
伏子厚乃是晋阳从龙首功!
李渊一但称帝,在伏子厚面前,裴寂都不敢提首功,更何况其他人。
加上李渊早已在晋阳,散播消息,告知世人,伏子厚乃是奇人,是苍天派来辅佐明主的,如果杀伏子厚,那他们是在打谁的脸。
何况昔日伏子厚在雁门所言四句,乃是天下无数读书人的知音。
天下士人能接受伏子厚被族中小人牵连获罪,贬为平民!但不会允许,伏子厚被诬蔑而亡。
诬蔑逼死伏子厚,在这个朝廷内,连窦氏都不敢有这个念头!
大殿内。
一名宦官当着所有文武百官的面,宣读磊家以及伏念的罪,召来宫卫把带磊靖、伏念夫妇带下去,与磊家一同立即处死!随后宦官当众宣读解除伏子厚所有职位,降为丞相府郎中,将功补过!
“饶命啊!陛下!丞相!我们错了!昔日我们误会丞相!丞相饶命啊!”
“呜呜呜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啊!!!”
浑身颤抖、瘫软被拉下去的磊靖,以及嚎啕痛哭挣扎的伏念,不仅仅是大殿内的文武百官,就是大殿上的李渊,都十分清楚,随着这一份诏令,晋阳功臣一派,算是彻底在朝廷内,失去决定权。
晋阳功臣一派中,为首的窦琮是窦氏族人,而裴寂……
看着裴寂,李渊想到方才裴寂居然都站在士族旧臣,以及窦抗、窦威一边,即便念及与裴寂的情谊,李渊心中没有丝毫责怪,可眼下,李渊还是难免不由生出一丝失望。
尚未接受禅让登基为帝,眼下朝廷内,最让李渊信任的,并非是这些士族官员,而是大部分都没有出身的晋阳功臣势力。
郡望世家大族之间,各有牵扯,即便是联姻,也会各有利益,唯有晋阳的那些功臣,没有其他势力关联,最让李渊安心,这也是李渊为何迫切想要找机会,提拔那些人。
裴寂应当明白自己的心思,更应当为自己考虑才是!
可方才裴寂却选择那些世家大族,一同把晋阳功臣之人中,所有没有出身背景的人贬下去。
“窦大人,万事留一线,伏子厚已经降为相府郎中!”
李纲跪坐在自己的位置,见到窦抗,小声的说道。
“李大人放心,所有人从始至终,都没有针对伏将军的家眷!无关之人今日也会放走!”
窦抗小声回答道,告诉李纲整个朝廷所有官员,没有一个人提过一句,株连伏子厚其他家眷。
李纲闻言,心中松口气。
虽然为伏家准备的府邸要再次被收回,但有李家在,不愁伏家没有居住的地方。
窦抗看着李纲松口气,自己何尝不是,磊家之人早已经抓到,事情早已经知晓,可整个关内连同窦氏、韦氏、裴氏以及其他官员,愣是不敢说出来。
不仅仅是他们害怕吓到伏子厚,他们清楚就是李渊都得知,面对百官的劝言,怕也未必会治伏子厚的罪。
只要伏子厚在晋阳城,以伏子厚的能力与威望,谁敢开口治伏子厚涉嫌谋反之罪。
万一吓到伏子厚怎么办
一个时辰后。
大殿内的文武百官,在李渊的主政下,继续商议着当今局势。
提及西边的薛举,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全都不知如何是好。
“此前一战伤亡惨重,如今召集所有人马,也不过尚有一次机会!”
“是啊!一个不好,怕是只能固守长安!那薛举二十万雄兵……”
在诸多议论声中,窦抗、窦琮,乃至其他善于领兵的将军,也纷纷沉默下来。
那薛举不是一般人,在隋朝时,便是名将,有盖世之勇,此前一战中,晋阳功臣那些将军,便是不敌其手。
而这样一个人,拥有陇西高出地势之利,还有二十万大军!
别说文武百官,大殿上的李渊都头痛,满是后悔,当初没有听伏子厚之言。
当初伏子厚便说过,陇西必为关中隐患!
可最终起兵举事一拖再拖,这才在南下时,眼睁睁看着薛举不断在陇西壮大!
“莫非无一人能有主意,能为陛下解忧”
李渊皱起眉头,看向大殿内的文武百官。
在追责伏子厚时,一个个争前恐后、巧言能辩、大有名臣之风,眼下谈及薛举,一个个全都默不作声,连一个主意都拿不出来。
许久,窦抗见到文武百官都没有出声,于是想了想,起身对着大殿上的杨侑、李渊行礼。
“陛下、大丞相!西边已经传来消息,薛举已经派遣使臣,前往北方,妄图联合突厥,共同进兵长安!臣以为眼下应当尽早派遣使臣联系突厥,愿予厚利,与始毕可汗重修盟好!其一能破薛举之谋,其二能让伏将军南下返回晋阳!”
窦抗谏言道。
“臣附议!”
“臣附议!!!”
听到窦抗的话,官员纷纷抬手赞同道,在众人眼里,这也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无论如何,就算割地,就算耗尽长安财库,就算始毕可汗不愿盟好,眼下也要想办法拖下去,等李世民病好。
“便依这商议!”
李渊一脸无奈,落寞的点点头,同意窦抗的话。
看着大殿内文武百官,顿时议论纷纷,说要如何劝说始毕可汗合盟,甚至可以割让北方哪里的土地,还可以私下派人送美人、绸缎,去给突厥内其余部落里,说服那些首领一同劝说始毕可汗,李渊一脸失落,这个大丞相,当得实在有些窝囊。
不过好在想到当今天下,所有势力,无论强弱,皆要在突厥面前俯首称臣,李渊心中好受不少。
反正向突厥低头的,又不知是自己一个人!
李渊想到。
“报!!北方捷报!!!!”
大殿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