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内。
长孙无忌来回走动,着急不安的等待着。
没多久,秦王府的心腹幕僚房玄龄、杜如晦便来到府邸内。
见到李世民后,从李世民口中知晓伏子厚的打算,房玄龄与杜如晦对视一眼,二人相继点头。
不管是房玄龄还是杜如晦,都十分赞同伏子厚所言。
太子之位与尚书令之职,必须要得到一个。
这时候。
一个扈从急匆匆的来到房间内,随后跪在床榻前。
“不好了,秦王!传来消息,韦氏、裴氏、窦氏,以及部分宗亲,都已经去往王宫,太尉在王宫内,当着陛下与李建成的面,与各个氏族撕破脸皮,直言力荐陛下立秦王为太子……”
扈从对着李世民禀报道。
闻言,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脸色微变。
李世民此刻紧握着被褥。
“不能让子厚一人,在王宫内立抗众人!我们去通知……”
长孙无忌开口说道,然而话音未落,便被房玄龄抬手阻拦。
“不行!此刻太尉一人在王宫,恰恰是最好的!陛下本就厚信太尉,此刻正是太尉一人与李建成、士族之争,陛下见到太尉受欺,即便不开口,内心也会尽可能的偏向太尉,对太尉的话,反而更会听到内心之中,而若是我们人多前往,便会成为两个派系之争,如此不仅对太尉,就是对秦王,也颇为不利!我们绝不能请人前去王宫!”
房玄龄摇摇头。
“可难不成,要让子厚独自一人……”
长孙无忌听到房玄龄的话,也知道房玄龄是对的,可一想到王宫内,仅伏子厚一人,面对李建成与如此多大臣,甚至是宗亲。
长孙无忌试想换做是自己,怕都顶不住压力,而伏子厚能当众,乃至当着李建成的面,力荐世民,单是这份举动,都已经足够令人敬佩。
“或有一策,能帮到太尉!可……”
杜如晦看向房玄龄一眼,有些为难的看着李世民。
“可有些冒险!”
杜如晦对着李世民开口说道。
“子厚为世民,独自一人在王宫,世民还有何惧之!”
李世民那带着胡须的脸颊上,想到伏子厚的举动,双眼有些泛红。
房玄龄听着杜如晦的话,已经意识到杜如晦想到做什么,顿时微微皱眉起来。
“秦王或可遣人,告知晋阳诸将,太尉已来到长安,令派人在将士中散播消息,太尉在王宫,力荐秦王为太子!”
杜如晦对着李世民拱手说道。
话音一落,长孙无忌脸色瞬间大变,就是李世民的脸色也变了模样。
别说昔日晋阳那些精锐,就是整个长安驻军,甚至是各地守军将士,对于伏子厚之名,都深记于心,杜如晦散播消息的举动,背后可就耐人寻味。
更别说,昔日晋阳诸将得知伏子厚到来,定会立即前来秦王府。
前有伏子厚的支持,伏子厚背后,是晋阳数万大军,后召集晋阳诸将于秦王府。
这若是传到王宫……
“无忌,你即可派人,按照杜如晦的话去做!”
李世民对着长孙无忌说道,从杜如晦说完到李世民开口,整个过程不过两三息。
别说杜如晦,就是房玄龄都露出震惊的目光,看向李世民时,与杜如晦对视一眼,二人不由得再次感慨,李世民、伏子厚二人之间的关系。
“好!”
长孙无忌也狠下心,点点头,随即便离开房间。
长安城。
谢家府邸内,谢章远听着扈从的禀报,眉头微皱。
“子厚这是将前程乃至性命,都压在秦王身上啊!连退路都不留!如此豪赌……”
谢章远感慨一声,叹口气,随后看向正堂内的谢叔度、谢叔方兄弟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