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在给李建成、裴寂、窦氏、韦氏那些人看,也是在给李渊看。
看着李渊的样子,伏子厚也清楚,李渊说的是气话。
知子莫若父。
对于李世民的性格,李渊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更何况,天底下,有谁造反,那么赤裸裸的把消息散播出去,大白天便当着百姓的面,聚集一大群将军、将领。
…………………………
李府。
听到动静的李府众人,全都一脸错愕,不可置信的对视一眼,不明白秦王这是疯了
然而当得知伏子厚已经来到长安,还不等众人欣喜,下一刻,便得知伏子厚在王宫内,当着李建成与诸多大臣的面,向李渊举荐秦王为太子!
“糊涂啊!”
李靖节直接急得起身跺脚,着急不安地来回走动。
“自古以来,太子当立长立嫡!何况昔日陛下来到长安,皇长子佐朝政,一切井井有条,使各地百姓休养生息,从无大错!如此情况,何来不立长子,而立次子为太子之说”
李靖节一脸荒谬的看向父亲、母亲,看向四弟李少植、五弟李立言。
自小熟读圣贤的李靖节,完全不能接受伏子厚那样的做法。
在李靖节眼里,既然李建成能治理朝政,并且有明君之风,一点都没有犯错,以社稷为稳,就该立李建成为太子,无论秦王李世民的功劳有多大,威望有多高。
“怪不得……”
李少植微微皱眉,叹口气,露出愁容。
方才李少植还十分疑惑,秦王府为何有如此惊人之举,为何秦王府突然间,人心如此聚齐,原来是伏子厚已经来到长安,更重要的是,伏子厚已经当着陛下,以及皇长子与其他官员大臣的面,直言支持秦王李世民。
这无疑是伏子厚在表态。
在向世人,以及所有将军、将领表态,并且不留任何退路。
而以伏子厚的威望,别说昔日晋阳那些功臣大将,就是其他将军,其他士族,也都要好好考虑,伏子厚义无反顾站在李世民背后,能让李世民拥有什么。
不怪突然间,秦王府爆发出来的势力,甚至超过朝廷内的那些官员大臣。
“父亲、母亲,等子厚回来,还请父亲与母亲,能好好劝劝子厚!子厚年少,意气相投,可此事,乃关乎社稷承接,非是儿戏!还望父亲、母亲不能眼睁睁看着子厚,为日后迎来祸患,为后世所贬!”
李靖节用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抬手请求父亲与母亲。
“如今子厚当众表态,更是当着皇长子之面开口,已经再无退路!”
李立言摇摇头,同样也露出担忧的神色。
“不!子厚得陛下厚信,在朝廷内外,于军中存威,与士人素望,皇太子恐怕也在想尽办法,拉拢子厚!若子厚亲皇长子,太子之位,定是皇长子无疑!”
李少植倒是看得清楚,想到秦王府如今的情况,已经猜测到,比起伏子厚的举动,如今李建成更渴望的,还是拉拢伏子厚。
伏子厚当众,甚至当着李建成的面,选择李世民,会给伏子厚带去祸患
兄长李靖节与五弟李立言这样想,但李少植却不这样认为。
能因此而惹祸上身的人,大多不过是可有可无,能够为人取代之人。
真正有本事之人,无论古今,往往类似这般不留退路的固执,最后却更能得到他人的欣赏。
伏子厚能被取代吗
想到伏子厚在晋阳时,是李家第一个从龙功臣。
想到李渊苦等机会称帝时,伏子厚送来始毕可汗,让李渊不仅能够‘无法推辞’的接受禅让,更让李渊得尽人心以及声誉。
更别提,早在晋阳时,李渊便已经告知世人,伏子厚是奇人,是辅佐他李渊称帝之人。
这样的一个人,李建成就算继位称帝,也不可能对其动手。
“拉拢子厚”
听到李少植的话,李靖节皱眉起来。
想到李建成是皇帝李渊长子,天经地义的太子,更别说李建成还是郑家女婿,自己与郑家的关系,可是颇有联系,每一次过荥阳,郑氏都会热情的接待自己。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让伏子厚与李建成亲近!
李靖节回头走两步,终于在这个时候,爆发出生平以来最厉害的才智。
“凌川!”
李靖节看向长子李凌川,在年迈的李纲以及李老夫人,还有李琼、李乐那些年轻子弟的目光中。
“你立即去王宫,去给皇长子送去消息,让皇长子,请求陛下,让父亲为其老师!”
李靖节在李少植、李立言目瞪口呆的目光下,对着李凌川嘱咐道。
“二郎!”
李纲都没有意料到,李靖节居然会想出这样一个办法。
“父亲,唯有如此,对子厚、对我们李家、对皇太子、乃至对整个大唐社稷,都有大利!”
李靖节回头看向父亲,无论父亲如何责罚,都没有后悔自己擅自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