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郭主持其实也是从白熊国回来的,不过,他平时对于在白熊国经历的那些事可是很少谈及,也没有对人夸耀过,只是,他对于从设在白熊国的组织国际经由总部派来的师长以上指挥员们,历来也是尊重有加,今天怎么突然几乎指名道姓的大发雷霆了?
现场有一些气氛不对,大家一下子变得沉默不语,因为谁也不知道郭主持究竟要干什么,还要说什么难听的话。
常执委是一个调和矛盾的好手,而且他也明白郭主持大发雷霆的原因。
那就是,面对六路围攻初期,其他几个军接管了广朋部队前出一百里之后占领的那些阵地,虽然总部实施了收缩阵地保证拳头力量的策略,可是这几个军还是伤亡达到了三分之二以上,导致根据地大面积缩水,他们就连基本防御阵地的能力都彻底失去了,如果不是由广朋再次带兵上去接管阵地而且很快扭转乾坤,现在恐怕已经又是从荒草沟北进的转移路上了。
而且,他们在上交的报告里面,充满了对敌人的恐惧,夸大敌人力量强大之词让人不寒而栗。
可是,夺取这片土地的广朋所部接管阵地再次上去,前前后后也不过二十来天,伤亡到了微不足道的地步,就解决了问题。现在面对胜利,他们又要上阵锦上添花,现在又是一通夸夸其谈,想起过往,郭主持能不一头恼火才怪!
他也是真的痛恨这些天天谈空头理想头头是道,上了战场却两手空空的白熊国留学生了,或者应该是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吧。
再加上总部迁移到的兰芷地区,却被这一帮从白熊国弄来的精英搞的一塌糊涂,撤出不说,就连电台通讯都要方面军解决,他实在是难以忍受这些空头的东西们。
“经验啊教训嘛啊,我们每个部队都有,白熊国的将士也是一样,天下从来没有统一的模式可用,广朋部队带兵有他的经验,其他军长师长的也都有自己的经验,是不是啊,我们互相间可要取长补短。”常执委给郭主持倒上一杯茶水,赶紧缓和局面。
“对啊,白熊国成为还是长处很多的,不然,我们组织的总部也不会现在设到白熊国。只是,他们毕竟是在外国,并不了解我们九州战场,和九州文化,有时候就是一腔热血的谈一些空头理想,是不是啊?我们都有一个从战场学习战场的过程的,哪有一蹴而就的事情。”余总指挥没有去过白熊国,但是也接受了他们的培训,所以打圆场也是合适的。
“我们也是不得已的办法,人少啊,所以才保留强大后备力量的,毕竟前期的前出一百里也是很累的,不充分休息怎么可以上一线战场啊。”何军长也接受过白熊国军官的培训,虽然与广朋共事很短,但是对广朋与其他人迥然不同的指挥艺术非常佩服,也打圆场。
何军长是看到郭主持对总部任命的军长师长表示了公开不满,而且将他和广朋的经验作为了对比,这就是会导致与他们产生对立,而且是以本地指挥员与白熊国指挥员的矛盾,所以才赶紧予以澄清。
“互相借鉴不难,谁也不要瞧不起谁。我也是就事论事,没有瞧不起白熊国的意思。人家毕竟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就连我们组织上的一把手都住在白熊国呢,怎么可以完全否定人家。我的意思是,白熊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兵源广,周旋余地大,那是我们不能比较的,所以,不要照搬他们的东西。就是找这一个意思。”
郭主持也感觉他的话说重了,会影响白熊国待过的那些钦差大臣对他的评价,甚至有些人会把他这些话辗转到那些从白熊国回来的人那里,于是口气赶紧缓和了下来。
一听到“幅员辽阔”这个词,广朋就想起了被白熊国夺走的九州国土,和被杀戮的三省老百姓,心中哼了一声。
“大家看一己的基本计划吧。”看会场气氛缓和了下来,余总指挥赶紧说。
“我们部队那三分之一,主动领一点任务行不行?”看谈到行动作战计划了,广朋说。
他回避了刚才的争论,因为师傅给他的横批就是“惟吾德馨”,而且还有“舜禹振衣朋万方”,那就是不做众矢之的,不冒头,结交万方朋友,因此才主动领受作战任务,就是缓解气氛,打破场面僵局的好办法。
“好啊,你看你们准备领受那个任务。”余总指挥马上说。
“刚才,首长们已经说了,这一次是南进作战,我们军目前的实力已经不足以南下,那就选择向西前进吧。我们看地图上,与嘉江接壤的边缘地带还有没有取齐的地方,就想拿下来。那里的兵力弱,可以发挥我们兵少的最大优势。”
其实,顿珠他们已经把那里的情况介绍的非常详尽,现在出兵是知己知彼。
余总指挥看了看地图,伸手量了量,然后点点头:
“可以的,那里还有三个县,不过是地广人稀,控制嘉江防止敌人过江骚扰我们是必须的,考虑的不错。你们其余的部队留在后方做二线部队,总部有事情才动用,没有事情的话还是继续休整。”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