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静之地,方丈僧众虔诚礼佛,敬佩敬佩!”
果然是碎茶,苦涩无味,实在难咽。广朋道:
“果然是连年战乱导致茶叶难进,僧众清苦,但是方丈虔诚信仰,确实是难得的大德!”
“没有办法,最近蓉城方向炮声不断,道路阻隔,现在已经是粮米难以为继了。”
“茶叶恐怕更是稀缺之物,不知大德有何需要帮忙之事?汉禹定当做为己任!”
广朋这话是真心帮助寺僧,而没有任何的私心杂念。
“茂林寺汉禹大师行侠仗义,久闻大名,今日军服驾临,蓬荜生辉,确有一要事相托。”
“请讲。”
“师兄前些年把弟子若干送往大师军中,其后未得音讯,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顿珠,说一下吧。”
顿珠向前施礼:
“师叔,我就是大师的弟子顿珠,可能记起来?”
“哈哈,胖了白了,好像还是军官了吧?其他人还好吧?”
“谢师叔夸奖,其他人都很好,现在他们已经骑马回家探望父母,二十天后就来拜望师叔。”
“好好好。汉禹大师……”
“师叔,汉禹大师已经还俗,他现在是广朋军长。”
“早就知道,一样一样,还是称呼汉禹大师好一些。”
“可否帮助鄙寺弄一些茶叶过来,也好清除腹中浊气,并救助周边信众?”
这正是广朋此次前来的心思,而且早就有成熟预案,马上答道:
“大师请讲,需要多少,需要什么样子的茶叶?”
大师道:
“具体事情还请与庙管商议,我只会念经,不会经商。”
庙管就是在门口迎接广朋的僧人,他站起来道:
“汉禹大师神通广大,鄙寺放心。救命之物也是金钱往来,金钱敬请放心,鄙寺会全部以金银付款。茶叶是救命之物,本地金银产量极多,却无法变成粮食,现在只有茶叶可以换取粮食等物。我们众寺想以一两黄金一两茶叶对价购买,不知道大师感觉是不是可以?”
茶叶紧缺,竟然到了如此地步,价格如此昂贵,实在出乎广朋军长预料,但是索要数量的多寡,又决定了孙排长运输成本的高低,现在是“众寺”,数量少不了。
“众寺?不知需要多少数量?我好安排人购买。”广朋也直言不讳的问。
“有数万吧,如果真可以运来,那就十万两吧。”庙管说。
十万两就是五千斤,如果是马车运输也就是三辆马车的货,动用飞机的话也就是一架飞机足够,往来一次,太少了点。
“十万两也就是太少了一点,其他寺院是不是也需要一些,我也好安排如果飞机一次性运过来。”
庙管大喜,他开口的数量本来就只是只是起点数量,投石问路的,现在听广朋这么有把握的回答,马上说:
“广朋军长不用急,如果确有妥善渠道,我可以与周边寺院声张一下,二十万两怎么样?”
“也好,不过一次性过来,还是越多越好,人家这么远过来,总要盈利吧。”
“还有就是不能空机回去,如果能有特产运会,他们才合算。”
“好说,土产的虫草、红花遍地,尽可以带回盈利。”
顿珠在一边听的津津有味,想不到军长也是谈生意的高手,而且几句话就谈成了如此大额的生意。
广朋使了一个眼色,顿珠上前以特有的方式与庙管做了谈定生意的动作,而后庙管向大师汇报:
“二十万两茶叶,已经谈妥,要先付一半定金。”
“好好好,感谢广朋军长借我燃眉之急,此后,广朋军长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我寺与贵军永远结为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这是当然。有什么事情,大师可以与我长官协商,我就是负责押解茶叶的。”
“好。”
之后,二人在佛祖面前互相叩首,结为互相帮助的兄弟。
当晚,广朋让顿珠和几位随从留在寺庙,自己到了军中电台室,分半个小时一次,向远在黄鹤城的孙排长发出了他们约定的明码电报:
“二十斤”
“八斤”
“二十一斤”
每一份电报的后面地址,都注明是寺院名称。
孙排长的公司有自己的商业电台,马上就接到了电报,不到一个小时,回复就到了。
广朋再度回电:
“茶叶二十万两,以黄金付款,回程可带虫草、红花等特产,并请以飞机运货。。”
孙排长也是立即回电:
飞机需由军方协助,明日回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