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试卷各看了一半,剩下的内容都是囫囵吞枣的一眼撇过,李世民也就丧失了兴趣的放在一旁。
“除此之外便没有别的了吗?”
众位大臣纷纷摇头。
“回禀陛下,今年被确认为上上等的考卷,就只有这三份,数目倒是正好对应上了。”
“除了这三份之外,其他实在没什么突出之处,也就不耽误陛下的时间了。”
李世民微微颔首,从椅子上站起来,背负双手来回走了几步之后。
接着走回到主位前,手指敲打了一下桌面。
“既然如此,那今年科举考试的前三甲,朕就越俎代袍一番,就定下这三人吧。”
“其中王辰就是今年的科举状元,为一甲进士头名。”
“剩下两人当中策论写的好的,为一甲进士次名,文章写得好的则是第三名。”
“除了这三人之外的其他一甲二甲三甲进士,便劳烦诸位爱卿多费些功夫,由你们定下来,朕就不多过问了。”
“确定了所有人的名次,张贴发放了皇榜之后,在和朕说一声。”
“至于具体的官职安排,前三甲由朕来定,其他的等到一切事物都结束之后,吏部这边协调着安排一下。”
李世民直接给出了最终意见,也是代表着天子的无上权威。
这么牛逼的王兄弟,那当然是要直接定成状元,榜眼和探花,直接就选择剩下两个矮子里面的高个。
至于其他的一百多名进士人选,李世民实在没那么多时间去一一考察,也没那么多功夫过问,他只要确定了前三名就行。
至于具体的官职安排,本来应该全部由吏部负责,毕竟唐朝的科举考试,即便是身为状元,一般所授予的官职都是九品官。
而吏部这样的掌管天下官帽子的部门,所有五品及以下的官员,都要听从吏部安排,是不需要上达天听的。
所以一般科举考试出来的人才,都是直接由吏部一揽子搞定。
科举考试得第二名和第三名,李世明其实不太在意,虽然也是人才,但想必吏部也能安排得很好。
但身为他兄弟的头名状元,李世民却不得不在意。
王兄弟的官职必须,由自己亲自来安排。
可能一下子不能蹦太高,但最起码这个官职的作用,以及距离自己的远近,这都是需要细细考量一番。
要是丢给吏部去安排的话,就以长孙无忌这家伙的尿性,绝逼要坑自己这个天子一手。
别的不说,让长孙无忌去安排王兄弟的出路,这鬼头鬼脑的家伙,绝对要把王兄弟塞到他吏部去。
当初刚确定王兄弟要入朝为官的志向之时,长孙无忌这家伙不就自己一个人偷偷的跑去小酒馆,然后在王兄弟面前这样那样的陈述,吏部有多好多牛逼。
现在要是权力被他抓着了的话,王兄弟铁定得去吏部当个官。
李世民觉得不太行,怎么能够去六部之一呢,还是得离自己近一些才好。
就算日后官职升迁去了六部之一,那也不是现在这样的小官,最起码得先和自己接触,才能和自己手底下那些大臣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