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在王辰从高台上下来之后,虞世南立马面带笑容的走了上去,然后对众位学生宣布,今日的入学典礼圆满结束。
所有的国子监学生,脸上都带着意犹未尽的神情,只是在校长发话的情况下,不得已才各自从广场上离开,回到了各自所在的班级。
只是在这些学生离开之时,都还能听到从他们嘴里传出来的各种议论之声。
所讨论的中心主题,无非就是王辰。
这位状元郎,今日可算是让他们见识到了,什么才叫做真正的风采。
不论是学识的广博,眼界的长远,诗文的高明绝妙之处,乃至于劝人向上时的大道理,都让这些学子耳目一新。
可以料想到的是,今日过后,王辰这位国子监主簿,就要成为整个国子监的明星人物了。
而且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这番演讲的影响力将会持续发酵,最终形成以长安为中心,四面扩散的一个辐射圈。
能够在大唐首次开设科举考试时就来长安参加,并且在失败过后通过国子监考试的学生,肯定都是水平很不错的。
最起码在大唐万千读书人当中,这一撮肯定是占据了高水平比例,属于有影响力的高端知识分子。
那么这个影响力辐射的速度将会非常之迅猛,王辰的名声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传遍大江南北。
到时候山东、中原、关中、江南甚至塞北,可能都会流传着王辰这位,当世文豪的鼎鼎大名。
仅凭王辰今日的表现,便足以称得上是文豪二字,本身文学功底就扎实,连道德品行还这么高,那一般人是拍马也赶不上了。
……
等到众多学生离场之后,虞世南等国子监官员,才纷纷朝着王辰围了上来。
“王兄弟,恭喜了,今日你可真是大出风采,让我看了是好生羡慕。”
虞世南才刚刚走上前来,就立马哈哈一笑,拍着王辰的肩膀如此说道。
王辰耸了耸肩膀,脸上略带些无奈的摇头说道。
“虞大哥,你就别编排我了,我也不过就是挑了些浅显易懂的道理讲给大家听,哪里算得上是什么大出风采。”
“甭说我站在上面讲,换了在场任何一位,估计都能有这水平。”
王辰自我谦虚了几句话,结果顿时引来了周边几名官员的“讨伐”。
“王主簿,你这话说的,我咋只感觉有些炫耀呢。”
“瞧瞧我们这些个糟老头子,说话又无趣,即便站在高台上讲述,也没什么感情可言,没法带动这些学子产生共鸣。”
“也就你身为年轻人,朝气蓬勃,气宇昂扬,意气风发之下才能够让这些年轻人产生共鸣,我这个老家伙是羡慕不来了。”
这人刚说完,边上另一名官员,直接把话头给接了过去。
“我说王主簿,你这空档就别谦虚了吧,你的水平大家有目共睹,我们又不是真的目不识丁。”
“不论是你讲的道理,还是你写的诗水平,那都不是盖的,我们几个算是心服口服了,不愧是今年科举考试的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