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为这件事乃是附属国之间的争斗,还是以劝说为好!”
有人开口说道。
李世民也没有说话,看了看其他人。
“陛下,臣不敢苟同,虽然新罗和百济二者相争,可是背后还有高句丽,这其中定然是有阴谋,不能不管!”
“陛下,臣以为,如今大唐安居乐业,国泰民安,还是不宜大动干戈……
“陛下……”
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随着一个个开口,李世民脸上却始终看不出什么表情。
“道宗,你来说说!”
李世民直接点名了。
他知道刚才那些人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意见与否,并不重要。
“陛下,臣以为,此事唯有一条,那就是战!”
李道宗言简意赅。
他本身就是武将,发现了这等战机,岂能错过。
“详细说说!”
李世民再次开口。
他现在已经心里有了决断。
但见大臣们意见不能统一,便希望李道宗能够说清楚,好让大臣们都能够明白。
毕竟身为千古不曾有之明君,他不会一意孤行。
“陛下,高句丽乃是大唐心腹大患,前朝至今已征战多次,可是高句丽一直没有被灭。”
“究其原因,高句丽实在顽强是一点,如今其敢叫嚣大唐,我们必须给他迎头痛击,让他知道大唐的厉害,若是可以,最好直接灭掉!”
李道宗说完后,李世民点了点头。
“陛下,臣以为不可!”侍中刘洎出列反对:“如今大唐刚刚安定不久,前些年征战已经使大唐有些疲乏,还是休养生息为好!”
“陛下,臣以为这件事不需要操之过急,兴兵作战一事事关重大,还请陛下三思!”
中书令岑文本也是站出来急忙说道。
李世民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陛下,臣以为诸位大人的担忧不过是因为征战会给大唐带来一些损耗,可是诸位大人,若是放任高句丽如此这般行径,就算是我们富足,有用吗?征战乃是为了长远考虑,国泰才能民安,若是四面八方都有外敌虎视眈眈,百姓岂能安居乐业!还请诸位大人三思!”
李勣看着众人说道。
“李勣说的没错,朕就是如此想法,高句丽胆大妄为,岂有不打之理!”
李世民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陛下,此事臣以为不必急于征战,正所谓上伐攻心,臣以为如今这形势我们可先观望片刻再做决定,另外,请陛下下旨,派遣使者前往高句丽,让高句丽停止出兵,若是他们听从,自然是最好,若是不听,陛下可再商议如何决断!”
房玄龄缓缓的说道。
随后朝中大臣们也都一起附和,就连武将们听了再不坚持。
李世民想了想感觉这也是一个办法。
“好,那就如此。”
”道宗,你去安排,派遣使者去告诉他高句丽,让其给朕赶紧退兵,否则...
“朕不会容忍!”
“退朝!”
李世民说完,一甩手直接离开了大殿。
以回到甘露殿中,他便杂碎了一个瓷器。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让他心里很是憋屈。
他已经好久没有带兵征战四方了。
如今身体一天天的下降,他明白自己或许没有多少机会征战了。
正好碰到了高句丽出兵,自己若是能带领大军御驾亲征,也算是了却了最后的心愿。
多好的机会啊,但是事与愿违,满朝文武意见都不统一。
让其不愿意出兵的还是占据大多数。
尤其是刘洎,岑文本,房玄龄等都是朝中重臣,他还不能不听他们的意见。
‘混账!’
李世民叹息一声坐了下去。
就在此刻,张阿难进来了。
“圣上,袁天罡来了!”
“嗯!”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让人进来。
很快,袁天罡进来后。
“陛下,不良人出事了!”
等到张阿难退了下,袁天罡脸色很难看的开口。
已经经过数天的搜捕,他甚至最后动用了关内道各州刺史府的人马,可结果且没有任何消息。
那刺客,仿佛像是人间蒸发一般。
如今,他准备自己亲自去一趟,因此找到李世民,将事情的原委诉说一遍。
“你说什么?”
李世民听了后,直接蹭一声站了起来,怒道:“杀了朕的不良人,来去自由,你还抓不到?”
“混账!”
李世民怒了。
他可是天子,不良人在他手中相当于秦始皇嬴政的黑冰台。
可被神秘人杀了,他却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