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气运图录如何现实,不管萧瑀到底是否真心投靠,但到底是新降,张幕不可能真的去百分百信任,做事还是有保留。
哪怕心里想想,形式上也得有保留。
“陛下,萧瑀死在长安,死在唐皇手中,萧家等人才能对唐皇有恨,有报仇的动力,这样我们便是能够拥有整个萧家的忠心!”
贾诩笑了一声,可声音中藏着寒冷。
闻言,张幕露出了一丝果然如此的神情,就知道这贾诩一出计,必定是毒谋。
居然让他抛弃了萧瑀,换来整个萧家没有退路,只能投靠自己的决心。
“文和啊,那萧瑀已经快七十了,你就不要惦记他了,便让他能够寿终正寝,善始善终吧!”
“这件事朕自有安排!”
张幕没好气的瞪了贾诩一眼。
毒计虽然利益最好,直指目标,但有时也不适用。
萧瑀这人能力不错。
他大乾以后可能会成为仙乾,也许人人都可长生,甚至永生。
有能力者,不该死的太早,至少不能死在自己手里。
不过这些实话,暂时还不能说。
贾诩无奈的摇了摇头,正是因为这萧瑀已经岁数很大,没有几年活头了,所以用他的性命换来萧家的忠心和对大唐李家的仇恨才是划算呢。
陛下有时候还是太仁慈。
张幕若是知道贾诩想法,也不知道会不会吐血。
不是朕仁慈,是你太狠了,你简直是冷血动物。
萧瑀回了刺史府后,简单的和萧釴交代几句,就准备启程回去了。
他准备直接从利州回长安,原本想着去襄州拜会李慎,和他辞行,可是如今自己已经是大乾的臣子,拜会他一个小毛孩纪王干嘛。
萧釴此刻得知了父亲如今被陛下接纳了,成为和他一样的人,心里很高兴,尤其了解张幕对于萧家安排,更是放心了不少。
怪不得自己父亲说陛下会安排好一切。
还真是自己有些想的简单了。
目送萧瑀仪仗离开后,萧釴心里已经舒畅了很多。
接下来没有丝毫的负担,轻车上阵,好好的给陛下服务。
突然,萧釴拍了拍自己脑袋。
怎么将这样重要的事情忘了呢?他一路小跑而去。
与此同时,襄州。
刺史府。
李慎看了看手中吏部的调令文书不由得眉头一皱。
礼部员外郎徐孝德,调任襄州从官司马!
如今自己刺史府,别驾,长史都是自己的人,这凭空出现了一个司马和吏部这是什么意思。
按照大唐惯例,王爷加封刺史的,一般都不会亲自管理一州事务,反而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都由别驾,长史,司马三人共管。
可是这襄州例外,准确说是自己这个王爷例外,自己喜欢操持政事。
所以别驾,长史都只能辅助自己。
如今多了一个司马!
“叫徐孝德进来!”
李慎放下了调令。
很快,徐孝德走了进来,向李慎行礼。
而李慎点了点头,倒是样貌不错,年纪也不大,正是奋斗的时候。
“你从长安来襄州,可是得罪人了!”李慎直接问道,堂堂王爷也不打算自己属下什么客客气气。
可是这一句,却将徐孝德问蒙圈了。
您这也太直接了吧!
他可不就是得罪人了,不然怎么可能从六部调来襄州,还是一个比较忌讳的王爷担任刺史的地方。
徐孝德很郁闷,但他自然是不能承认,只好一番高谈阔论,赞扬了吏部调动自己的积极意义。
李慎渐渐的失去了耐心。
简直浪费时间。
“行了,既然来了,本王也不能驳回吏部调令!”
“只是如今襄州并没有什么空缺,你司马又不能不干点什么?”
说到这,李慎皱了皱眉头。
该让这货干点什么呢?
“对了,如今城北有些流民,你去看一看!”
“这些流民乃是由长弓商会资助,你去给本王查一查这长弓商会的底细,顺便安抚管辖流民,不可让他们闹事。”
李慎说完点了点头。
徐孝德觉对被轻视了,但却只能无奈答应了下来。
随后,他和李慎告辞走出了刺史府。
“悲...”
徐孝德苦笑摇头。
本来以为自己来了襄州,至少品阶上去了,只要参与州府政事,也算是不错。
可是哪里想得到,这襄州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由纪王李慎说了算。
他根本就是不给他一丁点权利。
看管流民?
根本就是旁置。
商贾资质,有什么好管?
这是他这五品襄州佐官司马要干的事情吗?
徐孝德满心的牢骚回了自己的府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