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月14号,周五的最后一节课铃声刚响,陈牧就像一只敏捷的小猴子,迅速收拾好书包,朝着张宇的座位走去。他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张宇!”陈牧来到张宇桌前,双手撑在桌子上,兴奋地说道,“明天周六,天气不错,咱们去钓鱼怎么样?好久没一起放松放松了。”
张宇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有些犹豫:“钓鱼?听起来不错,不过我得先问问我爸妈。”
陈牧拍了拍张宇的肩膀,自信满满地说:“放心,你就跟叔叔阿姨说,咱们就去郊外的小河边,保证早去早回,绝对不耽误学习。”
张宇被陈牧说动了,点了点头:“行,那我回家就问。要是他们同意,咱们几点出发?”
陈牧想了想,说:“早上八点吧,我去你家找你。咱们带上渔具和一些吃的,中午就在河边野餐,想想就美。”
张宇笑着答应:“好嘞,但愿我爸妈能同意。要是能去,明天肯定特别有意思!”两人又兴致勃勃地讨论了一会儿钓鱼的技巧和可能钓到的鱼,才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带着对明天的期待,各自回家。周六清晨,阳光还没来得及完全驱散冬日的寒意,陈牧就背着鼓鼓囊囊的装备,哼着小曲来到了张宇家楼下。
“张宇,快下来!”陈牧扯着嗓子喊道,不一会儿,张宇风风火火地跑下楼,一眼就被陈牧身旁摆放整齐的渔具吸引住了。
“好家伙,陈牧,你这鸟枪换炮了啊!”张宇惊叹道,弯腰仔细打量着这些崭新的家伙事儿。
陈牧一脸得意,拿起鱼竿,笑着介绍:“这可是日本达瓦牌的,别看小日本有时候不咋地道,但他们做渔具的技术,那是真没得说。就这鱼竿,贵得肉疼。”
张宇接过鱼竿,感受着它的轻便,好奇地问:“这看着跟普通鱼竿也没啥区别啊,咋就这么贵?”
陈牧指了指鱼竿,解释道:“这你就不懂了吧。这鱼竿用的是碳纤维材料,说起这碳纤维啊,学问可大了。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就开始捣鼓碳纤维了,不过那时候做出来的性能不咋地,没啥实用价值。到了1963年,日本科学家进藤昭男发明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好家伙,一下把材料的强度和模量提上去了,这才让碳纤维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然后呢?”张宇听得入神,追问道。
“到了70年代初,碳纤维技术成熟了,钓具制造商就盯上它了。1971-1972年,碳素鱼竿开始商业化。日本的东丽公司改进了生产工艺,达瓦和禧玛诺这些品牌在70年代中期率先推出碳素鱼竿,一上市就火得不行。”陈牧接着说,“这碳纤维鱼竿可比传统的玻璃纤维鱼竿强太多了,又轻又有高强度,特别灵敏,钓鱼的时候,鱼稍微有点动静,你就能感觉到,操控起来特别精准。”
张宇恍然大悟,把鱼竿还给陈牧:“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么贵,看来这钱花得值。”
陈牧把鱼竿小心地放进背包,笑着说:“虽然贵,但用着确实爽。走,咱们赶紧去河边,今天肯定能钓个大丰收!”两人伴着初升的朝阳,朝着郊外的小河边走去,一路上讨论着今天可能钓到的大鱼,满是对这次钓鱼之行的期待。到达河边后,陈牧和张宇迅速找好位置,支起钓具,挂上鱼饵,迫不及待地甩下鱼钩。清晨的河面波光粼粼,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周围静谧得只能听见虫鸣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