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丫头,你昨天去城外的庄园,和侯夫人相处得如何?”
在宝钗从黛玉那里回来后,薛姨妈清退身边的丫鬟,然后迫不及待的问道。
宝钗笑道:“秦姐姐是个慈善的,待我们这些姐妹都极好。”
“那就好,那就好,以后若是能成为一家人,那就更好了。”薛姨妈笑意盈盈的。
宝钗有些不解:“成为一家人?”
薛姨妈微叹一声道:“一个时辰前,你哥哥带回来了消息,你已经落选了。”
宝钗微微一怔。
薛姨妈连忙道:“虽然落选了,但这也不全是坏事,毕竟深宫大院也不定是什么好去处。”
“你那元春姐姐从小就很是机敏,可如今已进宫七八年了,也不见有什么动静。你又是个心善的,凡事不争不抢,在那里可怎么行?”
“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咱们母女再相见就不知何年何月了。”
“如今落选了,那是上天的安排,就更别往心里去了。”
宝钗点了点头,不喜不悲。
薛姨妈又道:“如今,你和侯夫人成了好姐妹,大家知根知底的。而忠武侯又正当年轻,得朝廷宠信再兼祧一房,那正妻还没个着落,妈看你就挺合适的。”
宝钗不由脸色一红,知道母亲所说成为一家人的意思了。
薛姨妈又继续道:“连我都听说侯爷是个会疼人的,你们这海棠诗社,还有城外的庄园,都是他特意为侯夫人布置的,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和银子,有几个男人能做到?”
“如今常府越发兴盛,但人丁一直不盛,忠武侯到现在还没个一儿半女的,你嫁过去,也好早些替常家开枝散叶,必是大功一件。”
宝钗只是低着头,默言不语。
因为薛姨妈和她说起此事,也不是商量,而只是让她知道。
毕竟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不需要经过子女的同意。
何况宝钗又是那种温顺的性子,不会去违逆母亲的意志,就如待选一事,也不是她自己决定的。
打定主意后,薛姨妈便不再耽搁,直接来找姐姐王夫人。
“什么?宝丫头落选了?”得知外甥女落选,王夫人也有些惋惜。
毕竟,女儿元春进宫多年没什么动静,必然很艰难,若是宝丫头能进宫,就算不能互相帮衬着,知道有个亲人在,多少也能有点安慰。
“落选就落选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薛姨妈却是毫不在意的,因为想到和常府联姻,她心里就激动不已。
王夫人自然也看出她不悲反喜,不由疑惑的道:“你一点都不伤心?”
薛姨妈笑道:“伤心什么?俗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福?这么说,你是看到了什么福了?”
薛姨妈直接神秘的问道:“姐姐,你觉得,宝丫头配忠武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