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周刊》上面刊登了不少职工写的东西,有家长里短、有生活琐事,更有职工平日里的一些工作感想和思考。
对于这些,陈元庆还是感兴趣的。
正在陈元庆看得起劲的时候,门是被敲响,然后是被推开。
是北辰医院的院长来了。
院长宋文博一个人来的,显然并不是来看诊,而是想要和陈元庆说点事。
“老板,夫人休息了啊?”
陈元庆放下书,示意宋文博就坐:“嗯,刚是睡了。有事?”
宋文博:“是有个事。这不现在医院的盈利情况是较为好,除去未付款项外,现在账上还有着近千万的结余。”
陈元庆对此意外又不意外!
自古以来,从医的都没有穷人。
如果一个人医术很好却还很穷,那么必然就只有一个可能:这人是个道德高洁之人。
就村里的医生,也都是起了楼房,生活在农村属于最好那一档的。
网上有句叫做: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但是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学医真的不失为一条相当好的出路。
学得好,就进大医院。
再差点,进县里镇上的医院总是可以吧!
实在的没法,小诊所里治个感冒发烧总是没有问题吧?
陈元庆:“盈利情况倒是还真不错。”
“这主要的,通过一些增值医疗服务来实现的。”
北辰医院也做普惠医疗,主要是面向普罗大众,收费上面并不算是太怎么高,有利润,但利润率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
而增值医疗服务就是向患者提供更好的住院环境,用更好的药以及医疗器械之类的。
比如说进口的药品、医疗器械,反正就一个字“贵”。
进口的东西价格贵,在大家心里面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
另外还有一点,在收费标准上面,现在给到患者不再是像以前那般明细了。
上面只会显示治疗费、药物费、器械费以及住院费四个大类。
说白了,就是开始费用不透明。
其他医院都是没有透明,北辰医院还是别标新立异,随大流是最为好。
反正,来到医院,只要把病给治好,花的钱多点,大家也是能接受。
陈元庆对此知道,但是没管。
“预计,到后面,这账上的钱,会是越来越多。所以,我就在想,怎么的利用好这个钱。”
之前的时候,陈元庆有明确的说过,北辰医院的盈利不上缴给集团,就用来发展医院。
陈元庆:“有想法吗?”
“有一个想法。”
“说说!”
宋文博搓了下手道:“我在想是不是能够建立一个医学院。”
陈元庆不由的是挑了挑眉:“医学院?”
“是的,建一个医学院。现在我们医院每天的就诊量是相当的大,每天除了本市的患者之外,还有外地的患者来看病。”
北辰医院给医生的待遇很高,如此招募到了大量医术很好的医生。
想要治好病,光是有好医生还不够,得要有好的医疗设备。
而北辰医院,满足这两样条件。
如此,很多的患者在北辰医院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北辰医院的名气也是在快速的打出去。
“按照我们内部的一个预计,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我们已经在不断的招聘医生了,但是依旧远远不够。我们医生增长的速度完全不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
“所以,就想到自办医学院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