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的门在众人陆续进场时关上,房间里空气凝重但一丝不乱。
卫新坐在长桌首位,扫视四周:左侧是蓝娜娜,衣着利落,桌前摊着一叠行动记录;右侧依次坐着陈博士、李工程师、王机械师,三人神情各异但神志专注。
会议桌下方则是几名负责防务和补给的队长,全都提前坐好准备听命。
桌面中央的投影仪早已亮起,一副基地周边三维地图映入众人视线。
所有关键地带用不同颜色标记,北区、南区、几条主要通道、资源点、已建和未建的哨所分布一目了然。
卫新话从不拐弯,一开场便抛出核心:“这次敌人进攻虽被打退,但北区和南区的人一时咽不下这口气。
局势还远远没有到松懈的时候。如果只是守—我们撑不了太久。
现在,必须主动出击。”
蓝娜娜一手按着笔记本,另一只手翻开最新的行动草案,问道:“你准备怎么动手?
是直接打出去,还是先拉拢?”她说话向来直接,声音低沉有力。
卫新用手指在三维投影上轻敲几下,几个闪烁的小红点显现出来,是基地外围的几处关键节点:“第一步是在这些位置设前哨站。
北区的工厂废墟、南边旧农场、还有东西两个小水源地,全部建点,布置短波通讯和简易防御,让我们能随时掌握各方动态。
以往哨岗太疏,这回必须靠前线延伸一步。”
李工程师拿出一摞资料和一块小型演示板,站起来说:“我们刚缴获了不少对方的监控设备,我做了拆解和整合。
现在能把微型探测器分批藏在废弃车辆、房屋角落,配合中继站,保证实时情报不断线。”
他语速不快,条理清楚。
王机械师则托着一叠设计图补充道:“我手头有三辆旧越野车正在改造。
加装钢板和简化版防爆胎,用来执行机动巡逻,减少人员直接暴露危险——动力系统还能应急为外出哨所供电。”
卫新听完两人的简报,点头肯定,随后看向陈博士:“水系统的事我已经验过。
下步研发,你们有方向没有?”
陈博士把手中的记录本轻轻合上,他说:“净化系统已稳定运转,正在升级滤芯。
下步我带队搞广谱抗生素的试剂生产,目前菌种样本已经找齐,如果推进顺利,不出两周就能进入小规模试制。
这对我们控制感染和整体健康保障都有实际作用。”
台下几名队长交换了一下眼色,补给队队长张柏伶首先表态:“抗生素要抓紧,近两周打仗伤口不少,我们医药还是短板。”
卫新随即提出第二项议题:“梁医生那边,我谈过,他答应加入,不过他有个条件——希望每月我们能派一批药品,送南区普通居民。”
安保队长白万荣一皱眉,开口:“会不会显得我们软?
药一给出去,那些人是不是觉得咱们怕他们,往后有样学样?”
食堂队长范语花的声音软却不失分寸:“要是施恩,把自己的标记做明显些,让人知道这些救命药是我们发的。
短时间或许有风险,长远看,民心未必都是拿枪打下来的。”
陈博士插话:“南区疾病多,梁医生不管怎么说是名医。
咱要跟他们合作,多少得有交流,不然只等着他们哗变可不现实。”
场上王机械师也发言:“药品过去,名声树起来,说不定以后技术交流也能谈下来,对我们不是坏事。”
李工程师没有多言,只点点头,看向卫新。
众人意见交杂,有担忧也有期待。卫新不拐弯:“这药我同意派,但所有药都要贴上我们基地的标签,分批送,避免走私。
派出队带队的人每次都轮换,不让他们摸透底细。
梁医生既然想认我们做靠山,就得让南区群众清楚是谁救了他们。”
定了基调,话题转向下一项——白小柔的去留。
卫新扫过在座的人,冷静道:“白小柔的事,也不能拖。
她这类人用好了是一把刀,用废了就成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