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过、高桂英和宋献策其实理念之间出现了分歧。
大顺军进入北平城没多久,就和清军在一片石交战失败。
李自成正式称帝没几天,就匆匆忙忙的撤出了北平城,然后一路被清军追着打了近一年,且一败再败。
这在李过和高桂英等不少农民军首领看来,大顺朝皇帝就像是玩一样,对其正统性产生了怀疑。
李自成称帝时,没有子嗣,按理说他的亲人该封王爵。
不知是不是时间上没来得及,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大顺朝建立并没有封王爵,很多制度都没来得及完善。
大顺设置的“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之位,一直都还是李自成亲掌。
李自成死后,生前也就没来得及指定一个接班人。
大顺建立时间太短,自建立以来,一直处于逃跑状态,很多人心中没有形成那种正统性王朝的理念。
加上李自成称帝之后,大顺军一败涂地,不少人心中甚至是产生了怀疑,天命不在大顺。
所以现在还是以前流贼的那一套,看似组在一起,其实各部互不统属。
李过知道自己部下实力大损,没能力压住军中这些首领,而且他本就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刘宗敏的资格最老,地位最高,听说重新选首领,不少人把目光看向了他。
刘宗敏见状,看了一眼田见秀、刘芳亮、刘体纯、袁宗弟等人,见他们都垂眉不言语。
田见秀表面文文雅雅,上了战场却猛的得,颇受大顺军中普通将士的爱戴,现在掌管着大顺玉玺。
高一功手下人马最多,但他掌管后勤部队,多是家眷老弱。
李过的部队在陕西损失很大,但是刘宗敏的部队更惨。
因为刘宗敏的本部嫡系在一片石激战时,把四万关宁铁骑打残了,损失了绝大部分,自己都坠马身受重伤,现在他的部下并不多,实力很弱。
现在兵力较多的是刘体纯和刘芳亮和袁宗弟。
刘宗敏咽了咽口水,他虽然是一个莽汉,但也知道自己现在也压不住众人。
而且自己因为性格粗暴,平时就得罪了不少人。
现在自己实力弱,刘宗敏虽然莽,但不傻,他双手一摊,“你们别看我,我做不来这个首领,现在也不知道怎么办。”
大顺军本就还没脱离流贼的习性,还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的规矩制度。
现在李自成死了,没了灵魂人物,能保持不内讧就不错了,一时哪里选得出新首领。
刘宗敏看向高桂英,说道:“嫂嫂,要不你说怎么办吧,我听你的。”
高桂英内心叹息一声,她虽出身流贼,但性格温和,不懂什么权术,现在又哪有什么主意。
高桂英看向顾君恩,问道:“顾军师,你也说说吧。”
顾君恩提出意见,“现在主要是想办法尽快解决粮草问题,不然冬季到来,我们会更加不好过,要不去长沙吧。”
“去长沙得经过常德,那边是马进忠的人马,咱们和他也算是老熟人了,让人去和他谈谈,看看能不能放咱们过去。”
田见秀皱眉,“马进忠投降了明廷,他会答应吗?”
顾君恩说道:“马进忠归附明廷不久,未必会死心塌地的表忠心,咱们银子还有不少,看看能不能用银子买路。”
提到银子,诸多将领心中就一阵郁闷,这一年多以来,他们大顺军搜刮地主大户,抢了无数银子,明明很富,现在却过得比谁都惨。
当初李自成决定撤出北平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银子在北平城买不到粮食。
于是打算带着北京拷饷得来的大笔银子,回老家重新招兵买马。
但是回到老家发现银子同样买不到粮食,大家只要粮食,不要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