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言,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朱由崧扫一眼众臣,缓缓说道:
“整顿卫所,理清田亩,给有功将士分发军功田,让他们家里有份安身立命的田地为固定资产。”
“只有军中将士们有了自己的田,才能彻底收拢军队将士们的心,打仗就是在守护自己的家园,这是军队建设大势所趋,也是军队能打胜仗的先决条件。”
“此等大事,必要有勇于任事之人,出来担当此任。”
朱由崧看向众臣:“诸位卿家,不知有谁愿担当此任?”
朱由崧问谁愿去主持清查卫所田亩,这可是一个得罪人的活。
当然,这也是最容易出成绩,留名的一门活。
大臣们很快给予响应。
只见黄道周出来说道:“陛下,清查卫所田亩,乃是良政,臣愿往。”
左懋第也昂首而出,“陛下若不弃,臣也愿担当此重任。”
朱由崧见几位阁臣都这么支持自己,含笑点头,
“两位先生愿担当此任,朕不甚感激,不过清理卫所田亩,可是夺贵勋手中的碗,那注定是要背负不少骂名的。”
左懋第哼了一声,“一切都是为了大明,些许骂名,老夫何惜此身。”
黄道周也说道:“臣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由崧拍手笑道:“好,既如此,朕命两位先生为钦差督办大臣,持朕的尚方宝剑。”朱由崧伸手点了点一直挂在屏风上的地图,说道:
“要办就湖广和四川两地卫所同时一起先办,四川由石斋先生负责,湖广由左先生去负责。”
朱由崧知道左懋第是有地方上处理过政务经验的,而且政绩很好,口碑也不错,让他去湖广是想快些把卫所田稳定落实下来。
朱由崧对黄道周的政务能力就不是很了解了,但他绝对正直头铁的人,还认死理,让他去四川负责清查卫所田,看看四川那些军方勋贵的反应。
两人齐齐恭身应了,“臣等遵旨!”
朱由崧看着他们,一脸肃然,“卫所改制重新分田,无异于是一场军事变革,你们的功劳,朕不会忘,大明也不会忘。”
“臣等万死不辞!”
朱由崧又和一帮大臣商议了卫所的改制具体细节,制定一套可行性方案。
如卫所的田清理出来之后,田税将不按屯田制,而是改纳粮升科。
明代卫所屯田制是由官府出种子,耕牛,军户除了要交纳近四成的收益外,还要交牛税和种子税。
卫所的军户不但是既要服兵役,没人身自由,有战事时,征发兵役死了儿子还得接着上,子子孙孙被锁死在田里,苦得一逼。
直接纳粮升科,就是和普通自耕农一样的待遇。
而且朱由崧又特意提出,如果家中有男子服兵役,交了田税外,是可免一切赋役的。
和众臣商议,把各种细节推敲了一遍,众位大臣才散去。
冬天都是夜长日短,众臣离开时天也黑了。
朱由崧揉了揉脑袋起身,太监内侍开始点炽掌灯,拿来御寒之物。
朱由崧披着大氅,从大殿出来时,紧了紧衣袍。
应天府十月底的天气很冷了,但是今年还没有下雪。
朱由崧看向北面方向。
暗暗想着北方肯定是开始下雪了吧。
这世上永远最关心和最了解你的人,不只是父母,还绝对有可能是你的敌人。
朱由崧现在满脑子里在寻思,不知道今年的满清没有占据江南的情况下,他们会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