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之事,朕不会再去追究,但是今后如若谁敢再犯,朕必将依律严惩不怠。”
朱由崧对于大明崇祯之前那些狗屁倒灶的事,实在是不想去追究了,要不然整个朝堂,从上至下,没有一个干净的。
只要不出来阻止他整合资源改革,他都能容忍着。
如果要认真查,都不用去干别的了。
朱由崧看着库房里的这十几根巨大的木料,问道:“王老六,你知道这些龙骨大料是什么年代留存下来的吗?”
“回禀陛下,这些大料是万历初期就存在这里的。”
“放了这么多年的木料,还能用么?”
王老六伸手轻轻的抚摸了一
“陛下,这些大料都是阴干后再经过了几道工序处理过的,刷了桐油胶漆防虫防潮,就是放上百年都坏不了。”
朱由崧也凑上去,用手抹去表面的灰尘,只见这根大料表面油汪汪的,透着脂玉般的色泽。
现在仓库里还留下十几根这种能做大型海船龙骨的木料,可以说是意外之喜了。
这种大料,价值堪比黄金,要不是因为太大了,民间造船用不上,这么多年下来,估计早就让官员倒卖了。
看来后世从龙江船厂遗迹发掘出来的明代大型船体龙骨,极有可能就是眼前这些了。
现在被他发现了,就不可能留在土里埋起来,而是会利用起来建造大型海船,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朱由崧又让王老六带众人去看了一下船匠们的生活区。
生活区都是些低矮破败的房子,到处乱糟糟的,看起来阴冷潮湿。
虽然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什么生活垃圾,但人走在这里,还是有一股腥骚霉变的古怪气味,让人仿佛置身于垃圾场。
朱由崧扫了一眼四周环境,皱眉对着一群官员说道
“这些匠人居住的地方得马上重建,这种地方住久了,人都不得生病了么。”
“还有,今后上工的匠人,每餐主食米面必须管够。”
朱由崧顿了顿,扫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几位官员,说道:
“如果连吃住都不好,又哪有力气上工干活,你们说是不是这理。”
几个朝臣都齐声说道:“陛下仁德。”
王老六更是感动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朱由崧摇摇头,“这不是朕仁德,只是保障匠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而已。”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平民百姓家里的牲口,农忙时期想让它卖力气,都得给几口好料是不是。”
“朕特意废除了匠户制,你们有人只知道耍官威,提议把那些船匠强征回来,这样做是要不得的。”
船厂提举董世勇听到朱由崧的话,顿时重重的跪下,一脸委屈的说道,
“陛下,臣提议恢复匠户制,都是为了方便朝廷造船啊,现在那些船匠有了良民之身,不再受约束,他们不愿为朝廷出力造船,所以只能强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