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人发起冲锋是什么场面。
浩瀚的人群像是海浪一般,波涛汹涌,狂噪的呐喊声变成轰鸣漫卷而来。
一枚枚灼热的铁弹呼啸在进攻的人群中,带起一朵朵绚丽的血花。
这个时候那些新兵纵使畏惧也别无选择,有军官骑马在后面督战执行军法,敢后退直接被斩杀。
这次试探进攻的两万人分别来自正黄旗汉军和镶黄旗汉军。
正黄旗汉军固山额真祖泽润、和镶黄旗汉军固山额真刘之源,每人带着一支骑兵在后面督战。
清廷的汉八旗,先期人员构成,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辽东的汉人,这些人很多虽是被迫编入八旗汉军,对大明也是毫无归属感,更别提忠诚了。
八旗汉军初辖只有162个牛录,上次多铎南下兵败,清廷扩军,汉八旗翻了差不多一倍,增至300个牛录。
汉军八旗以及蒙古八旗是没有“旗主”这一说的,最高的级别就是固山额真,即所谓的“管旗大臣”。
其实满清对用汉人一直都是非常提防谨慎,特别是军队,像是三顺王投靠满清多年,在入关之前都没多少部下。
入关之后不得不扩充八旗汉军,那都是套娃模式管理,满八旗督蒙八旗,蒙八旗督汉八旗,汉八旗里又比较信任辽东汉人,现在辽东汉人又可以督关内新加入的汉八旗。
祖泽润是谁,原辽东明将祖大寿的儿子,这些明军辽东降将,满清对他们也多是闲养,不给多少实权。
祖泽润虽是正黄汉旗的固山额真,但是满族怕汉人坐大,一直没有让他带兵出战。
上次多铎南下兵败,自然不会和祖泽润说明详情经过,反而是多有隐瞒。
现在清军阵营的将领对明军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就是多铎也认为上次兵败,是自己大意了的成分居多。
以往南方的明军怂的跟包子一样。
弘光天子的三大营就是好点,也就和边军差不多吧。
祖泽润辽东边军出身,世家将们,对明朝边军状态再清楚不过了。
明朝边军是什么状态,有军饷时还能打打,但是不能持久,没军饷时沙场三箭已是报君恩,转身杀良冒功去,军纪奇差无比。
刘之源满清包衣奴才出身,去年跟随阿济格追击李自成的农民军,一路狂飙赶兔子般将李自成的军队赶到了湖广,杀到了人生巅峰,扩汉八旗时,升至三等精奇尼哈番。
对于野战,刘之源也没怎么把南明军队放在眼里。
你想想看,李自成能把南方军队按在地上摩擦,而自己跟着阿济格把李自成吊打了一顿。
祖泽润和刘之源接到打头阵的命令,非常兴奋,明军的野战能力就是渣渣。
在开战前,他们几乎对部下说了差不多同样的话,指着明军叫嚣着:
“只要冲破明军的火炮军阵,他们就会不堪一击,给我冲进去,放开了杀,活捉伪明天子朱由崧。”
眼看自己部下冲至明军阵前百步,祖泽润感觉自己马上也该率领亲兵督战队开启猎杀模式了。
清军入关后,格外爱惜满族人的生命,在战场上对敌作战,督战队一般都是满人督蒙古人,蒙古人督汉八旗,汉八旗里包衣奴才出身的督辽东汉人,辽东汉人督刚入伍的新兵,像是套娃一样,一级连着一级。
现在冲锋在前的二万八旗汉军中,小部分精锐混杂其中督战,让新兵亡命冲锋死战。
等到消耗掉明军的火炮弹药和力气,后面精锐老兵再冲锋撕裂明军阵形。
只要冲破明军阵形,就轮到他们骑兵督战队突击。
这套战法残酷,像是养蛊一样,用汉人去消耗汉人,对满清的统治又非常有效。
明军十几万人摆成三个巨大的战阵。
左侧大阵是阎应元的三千营,右侧是五军营和忠贞营,中间是神机营。
左右两翼紧紧拱卫中间的大阵,朱由崧的九旒天子旗就飘荡在正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