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州南部的一处大山里,有一巨大的溶洞。这里虽然人迹罕至,可在洞门口却有着数名身着黑衣,手持钢刀的人在把守。
原来,这是便是江湖上那个神密的赤焰门的总坛所在。
洞内一处形似大殿的地方,两旁的石柱上燃着火盆。大殿正前方十几阶的台阶上,放着一把宽大的椅子。台阶下边,七八个同样身着黑衣的蒙面人站在那里交头接耳的。
“门主突然把我们都招回来,这是有啥大事吧?”
“不知道啊!咱们这左右护法,四大长老都到了。副门主,你知道这是为啥不?”
那身形有些修长的副门主摇了摇头道:“门主只是让我召集大家,但具体什么事,我也不清楚啊!”
正说着,忽然听得上方略有风声带过。这些都是武功高强之人,连忙一回头。只见台阶上方那张椅子之上,已端坐着一名身着黑衣,戴着青铜面具之人。
众人连忙一起施礼:“属下参见门主!”
这时便听那人说道:“都到齐了吧!”这声音有些怪异,不知是故意为之,还是因为他的面具的原因。
那副门主忙上前一步:“启禀门主,左右护法、四大长老都已到了!”
台上之人看了看道:“今日召你们回来,是有一重要之事需你们去办。不久前,郢都突发变故。皇帝老儿已死,原来的康王即位。因受此事牵连,如今有一人下落不明。而新皇帝正四处搜捕此人,并要除之而后快。所以,我现在让你们也去寻找此人。”
众人都不明原因的相互看了看,那副门主问道:“不是门主让我们所寻之人是谁啊?找到后又当如何呢?”
“此人乃是郢都府尹、灵云门弟子任逍遥。你们找到此人后,不必声张,也不必惊动他。只需要立即回报,并在暗中保护他即可!不过此事你们还需注意,只得暗中进行,切不可暴露了你们的行踪。更不可让他人知晓,也包括任逍遥本人!明白了吗?”
虽然任务倒是交待明白了,但原因却并没有说。不过这些人似乎都早已习惯了,他们竟然没人多问,而全部行礼回答道:“属下明白!一定照门主吩咐去办!”
“那好!事不宜迟,你们分头行事吧!”
皇陵胡太后的房间里,紫烟站在太后身前。胡太后起身拉着她的手,又伸手理了理她的发髻柔声道:“紫烟,你跟着我也有十来年了吧!”
“太后,奴婢跟随太后已十三年有余了。”
胡太后有些不高兴的道:“怎么又奴婢、奴婢的!本宫可从来没有拿你当宫女看待啊!今后可不许再这么自称了!”
紫烟忙道:“太后待我如母亲一般,紫烟无以为报。太后要紫烟做什么,紫烟定当全力而为,只是想着要离开太后,紫烟心中不舍!”
胡太后轻叹一声道:“本宫其实也舍不得你啊!可如今这事也只有你去,我才放心。洪公公、梁公公他们都被人盯着,行动不便。这事也只有交给你了!”
紫烟听到这里忽然跪下,眼含泪水的说道:“只是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见到太后了!”
“孩子,快起来!”将她扶起来后,胡皇后说道:“任公子重伤初愈,身边也必须有个能保护他的人。你跟随梁公公习武多年,武艺高强。今后,你二人以主仆相称,行事也方便些。而且有你在他身边我也放心些。日后你待他,便如同待我一般,你可能做到?”
虽不知太后对这位任逍遥如此看重,但紫烟还是毫不迟疑的回答道:“请太后放心,今后紫烟一定视任公子为主人,绝不会辜负太后所托!”
胡太后从头上取下了一枝白玉发簪来说道:“我也没啥送你的,这枝发簪是先帝所赠之物,本宫已戴了十来年了。今天就把它送给你吧!”
紫烟也知道,这支发簪乃是太后心爱之物,几乎每天都戴在头上的。连忙道:“太后,这太贵重了,紫烟只怕承受不起啊!”
“傻孩子,有啥承受不起的。”怕她再推辞,胡太后便直接给她戴在了头上,看了看后,又微笑着说道:“嗯!真好看!好啦,你先下去收拾一下吧。明日一早,便出发!”
“是!紫烟告退。”
刚退出门口,便看见梁公公与与洪公公都候在外边。梁公公上前对她说道:“太后都已给你交待清楚啦?”
“师父,太后都交待过了!”
梁公公上前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膀道:“我这一生只收了你这么一个徒弟,不过你并没有让我失望。但也不可松懈,今后有空闲之日,还是得勤加练习。他日你的成就定能超过我的!好啦,你去吧!太后还召我们有事呢!”
“是!师父放心吧!”
二人来到太后屋里,胡太后问道:“都安排好了吗?”
梁公公忙道:“都安排好了,明日太后以祭祀先帝为由。我们都会跟随左右,而那些耳目也必然会跟来大殿。到时,顾都卫会以护卫安全为由,将祭祀大殿封锁,这样他们也就都出不去。而皇陵侧门的守卫,他会暂时抽调,留出空缺来。马匹会藏在东北边的树林里。”
洪公公也说道:“老奴也已将书信和信物都交给任大人。另外,也尊照太后吩咐,给他送了五千两银票。不过任大人只要了两千两。”
胡太后听后笑道:“他只要了两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