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那屠炯也算是我大虞名将,特别是在苍梧镇中威望极高。若是……!”
平康帝不由的怒道:“怎么?难不成他还敢造反不成?”
“陛下!眼下当还不至如此。从他的行为来看,他眼下是只求自保而已。但若是陛下逼得急了,我担心他会铤而走险啊!虽然仅凭他苍梧镇三万人马倒不至于能掀起多大的浪。而且苍梧地方官吏也未必都愿意或敢随其造反,然而臣担心的是他万一逼急了,率军投了南中那可就麻烦啦!苍梧是我大虞西南门户。一但归了南中,南王加之上次丢了思、应二州正愁无处报复。只怕如此一来,我大虞之西南便会难安啊!”
平康帝不由的喝道:“难道就任其避于苍梧,而朕就拿他没有办法了吗?”
乔度忙道:“陛下!臣以为,对那屠炯,只是不可逼之过急。而非置之不理!”
“那你的意思是……?”
“陛下!可再给屠炯发诏,诏其回京述职。虽然那屠炯定难奉诏,不过这样也会让苍梧的地方官员以及军中的将领知晓他装病不奉诏之事。虽然屠炯在军中颇有威望,但也不可能所有将领都对他死心踏地的吧!这样一来,无论是军中之人,还是苍梧的地方官员,多少都会对其有所猜疑。然后,陛下再将苍梧镇三卫的将军逐步调换。这样一来,那屠炯便在军中实权骤减。再加之地方官吏本就不从属于他,就算他想要再做什么,只怕也就难了!”
平康帝听罢,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先离其心,再换其人。这样就至少能消除屠炯在苍梧一半的根基。不过他还是问道:“那在这之后呢?”
乔度接着说道:“只要以上几步做好了,那剩下的事便好办了。此时就算他屠炯要造反或是率众投南中,只怕也没多少人会跟随于他。到时,待陛下派去的人基本掌握住军队之后,是将其就地缉拿,还是陛下派人前去,又或是再下诏诏其回京。只怕也就由不得他了。当然,也可下诏,让其卸甲回乡养老。若是其识趣,陛下也可做个顺水人情,放其回乡。若是其不从,那便可名正言顺的对其进行处置!”
平康帝想了想道:“嗯!这样做虽然慢一些,但却稳妥。倒是一个好办法,就按你说的去办吧!不过…。。!”
说到这里平康帝放低了声道:“朕这里还有几个麻烦,乔爱卿给朕出出主意,看看应当如何处置为好呢?”
那乔度一听便明白平康帝所言,随即也小声说道:“陛下所指的麻烦是充王林巍和四皇子、五皇子那俩小儿吧!”
“嗯!你即已猜出,想必心中已有法子了吧?”
乔度自然明白,这平康帝这皇位是在他们这一干人一手暗中运作之下依靠阴谋而得来的。可以说是得位不正。正所谓做贼心虚,这平康帝自然也是总怕有人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而现在京中来说,对其最有威胁的恐怕也就是他这三个皇弟了。
“陛下!这四皇子与五皇子倒是好办!按本朝规制,皇子需年满十四,方会封于王爵。如今这两位皇子都不过几岁,不但无爵,也出身卑微,朝中并无甚依靠。现在太后掌管后宫,陛下可请太后出面,随便制造一些事端理由来,便可将其贬出京城,流放边外。这内宫之事,外臣也不便多言。所以也不会引起什么波澜来。至于这充王嘛……!”
林嶷也说道:“是啊!最让朕头疼的便是这个三弟了!如今他已年满十六,封为充王也有两年多了。外边虽有人说其是傻子,其实他并不傻。只是当年摔伤之后,腿上留有残疾,另外说话,反应比常人稍慢一些而已!而且他与四弟五弟不同的是,他出身更好。他娘以前便是慧妃,虽说地位不如贵妃,可也算是妃位。现在他的外公是礼部员外郎、两个舅舅一个是随州镇的参军,一个是会稽郡的知府。虽然说不上多大的官职,可多少也算是在朝中有些人脉的!”
“陛下!臣倒是有一策,可解决此事!”
平康帝一听,忙问道:“你有何良策,快快道来。”
乔度忙道:“按本朝制,本朝不施行分封制。而皇子年满十四方可策封王爵。而年满十六以后,便可视情调派地方或在朝中任职。之后其后嗣的爵位也视其功绩而进行升降。依臣所见,对待充王,陛下可效仿当初先帝之于成王之法。”
“先帝之于成王?这确也算一法子。可将其调派至何地为好呢?”
乔度接着说道:“如今我大虞各州郡除桂州郡因任逍遥当时被先帝临时急调入京后,尚有空缺,其余各郡目前都无空缺。若是将其余州郡的府尹、知府调离的话,也太麻烦。”
“你的意思是让他去桂州?”
乔度却摇摇头道:“据臣下所知,桂州虽为乙等州郡,但也还算可以。而且在任逍遥的治理之下,这两年也颇有起色。让充王去桂州,岂不是让他捡了个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