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随平和了一下心气,这才回答道:“陛下!虽然目前叛军军力比之朝庭来,并不算多。但我们也得提防着北宁趁机南下。所以,真正能调动的兵力恐怕也就是郢都镇的三卫、以及楚州镇可调两卫,也就五万兵马。还有两点便是,除去兵马钱粮调动以外,尚需做到讯速。否则,一但让叛军汇合起来来,那我们在兵力上也就没多大优势了。至于领军将领的人选嘛,以臣来看。那屠炯也算是我大虞名将,能与之相匹敌的,也就是大将军闻双与老将军魏昕了。闻大将军需在邓城一线防备北宁,不可调动。只有魏老将军尚在京中,恐怕这带兵的不二人选,也就是有魏将军了!”
平康帝一听,心里也犹豫了。因为在请乐随来之前,那乔度便向他说过。若以能力来说,眼下带兵最好的人选是魏昕。但那魏昕在淮州之战时,与任逍遥过从甚密。又是先帝老臣,若是将京中精锐全都交给他,若是他有二心的话,那可就真没法收拾了。
可当着乐随的面,他自然是不可能说这些。于是故作沉思的想了想道:“嗯!乐大人所言,朕会认真考虑的。那乐大人就先请回吧!”
乐随一听,也明白。这皇帝并不相信自己,看来这是把自己打发走,他好和这几个亲信相议啊。可自己该说,不该说的,都说了。至于成败,那就不在于己了。于是便也只得告退。
待乐随走后,平康帝这才向费光等人问道:“方才那乐随之言,你们怎么看啊?”
乔度忙道:“陛下,那乐随之言,也只能听其一半。首先,他让陛下为那些太子的逆党平反,这怎么可能呢?这不是让陛下自己打自己的脸吗?这条是决不可行的,那会让陛下失去威望!至于调兵嘛,据我监正司的情报来看。那屠炯还将苍梧卫三卫之一,留了一卫在苍梧,以防备南中。所以,他们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两万人马。其余便是各地州府的募府军,这些人马东拼西凑的,维护一下治安,押押粮草还行。其实也没啥战斗力的。”
费光也接着说道:“其实郢都镇的兵马还真不能像乐随那样说的调,郢都镇不仅是我大虞的机动兵力。也担负着拱卫京师的重责,怎么能够随意的便调空了呢?为了能有压倒性的优势,快速的击败叛军。依臣所见,可调郢都两卫,再加楚州三卫便可。至于领军将领嘛,臣以为魏昕并不合适。”
“哦!那费大人认为谁合适呢?”
“郢都镇镇守使费路可担此任。”
这费路是费光的亲侄子,在康王发动郢康之乱之前,也算是他这一党之中能够进入卫军之中最高职位之人。当时费路还仅是郢都镇青龙卫的副将。
当时,也是他为稳定郢都卫算是起了一点作用。没有让卫军参与和影响到他在京中的行动。
当然,自康王即位之后,仅三个月,便将其升为了青龙卫将军。不足一年,便又提升为了郢都镇的镇守使。
费路之所以能像坐电梯一样直线上升。那也是当初详嘉帝对军队把控很严,以至于无论是他,还是太子,当初在军中都并无太多的根基。太子虽有岳仗屠炯,但却远在苍梧。
所以,在康王即位之后,为了能尽快的掌握好军队。特别是郢都镇,所以这才想尽办法和理由,将费路给直线的提升了上来。
有心腹之人率军坐镇郢都,当然能让平康帝等人放心。可如今若是为了要平叛,将军权又交到先帝遗臣魏昕手中,而且听说那魏昕当初还对任逍遥十分赞赏。再加之此次起兵的,有许多都是皇室宗亲,他们这些人,当年或多或少,都与魏昕这样的老臣有过些许交集。所以让他领兵,他们自然是不放心的。
平康帝一听,心想:这样也好!那费路本来升得太快。军中之人本就有所微词,而借着这次平叛之机,让其立下军功。也能让他在军中站稳脚根,并能再多培植出一批可信赖之人出来。日后甚至还打算让他取代闻双之位,成为大将军。毕竟朝天子一朝臣嘛,他也想拥有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名将。而不是老是依靠着先帝留下的那些遗臣。
再者,综合各方面的情报来看,叛军所涉及地域虽广,但大都是乙等州府。真正有战斗力的,也就是屠炯能带上一线的两万人马而已。如今让费路带着五万精兵前去讨伐,以五敌二,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于是立即下令,传郢都镇守使费路进宫。
当费路听闻皇上要令其率郢都之两卫人马与楚州三卫共计五万人马南下讨逆之时,这费路也是极为兴奋。他忙向平康帝起奏道:“陛下!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此次大军南征讨逆,需得粮草准备充足方可。毕竟南方诸郡,大都是地广而人稀。粮草征集更为困难。”
平康帝一听,忙道:“爱卿所言甚是!这个你放心,我会让户部准备妥当的。不知爱卿打算如何进兵啊?”
费路一听皇上询问,觉得自己展现兵法韬略的时候到了。于是忙让人取来地图后,向平康帝汇报道:“陛下!我大军将先在沔县,与楚州之军汇合。汇合之后,由于两军之前互不从属,因而需几日时间相互熟悉。得让兵能知将,将能知兵。同时,这几天,户部所拔付的粮草差不多也该送到了。然后,大军拔营南下。渡过大江之后,第一个目标便长沙!这长沙即是我大军南征的第一个节点,又是那妄想篡位的成王的老巢所在。打下长沙,便能极打的打击叛军士气,如果能抓到成王林渊的话,那就更好。之后,便是一面整顿地方,清剿残逆。同时分兵一万五,攻击辰州,可解我大军继续南下之后顾之忧。待辰州平定,大军再继续南下。估计会在衡州与叛军作最后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