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识到事态的不对之后,就有官员早一步安排家中女眷们收拾东西逃离京城。
前日,宫中最小的八皇子出现高热不退的情况,太医院的一群太医们对此都束手无措,就连照顾八皇子的两名宫女都感染上了病疫。萧贵妃在知道的第一时间,就下令封锁了八皇子住的地方,不允许任何人出入那个地方。
“儿啊,娘的儿啊。”顾嫔不顾众人的阻拦,怀里抱着还不满一岁大的儿子,两眼哭得肿得像核桃一样大。她躲过了后宫中的各种暗算,才把儿子平安生下来,哪想儿子都养这么大了,会发生这样的事。
她的孩子还这么小,才刚刚学会喊娘……
“儿啊,你千万不能有是啊,你让娘如何活下去啊……”
当皇帝得知最小的八皇子生病一事,才知道宫中也发生了疫情,有宫女太监死了,皇帝的心里才开始感到害怕。
这一日的早朝上,朝中的官员们依然在为京城发生疫情一事而争吵不休,你指责我,我指责你,都想把这个责任推到别人的头上去。听着朕闭嘴,胡相你说,此事当如何处理?”
明王和安王站在大殿之上,明王站在安王的前面。
胡庭筠站出来请求道:“臣请求皇上下令封锁城门,只许进、不许出,以防止疫情往外扩展和蔓延,防止更多的人感染上疫病。皇上,臣认为明王前日的提议可行,城中已经死去之人的尸体,必须要尽快焚烧,不能再让疫病进一步蔓延了……”
早在几日前,明王就提出了疫情一事,和提出了如何预防和防止疫情一事,只是当时支持安王一派的官员们站出来反对,认为明王是在危言耸听。皇上那里说让人去查明此事,一日拖过一日,并没有重视此事,才会拖到这么严重。
谁都没有想到,才短短几日的时间,京城这里就发生了这么严重的疫情。
“皇上,臣认为不可关闭城门。”一听到要关闭城门,吕崇卜就不赞同了,说道:“城中每日进进出出这么多人,一旦关闭城门,就会有许多人无法出入,让这么多人留在京城这里,岂不是会让更多的人感染上病疫?”
一些官员们也纷纷都反对关闭城门,其中很多一部分的原因是他们家中的女眷们没有送出城去,一旦关闭了城门,他们家中之人就无法出去了。
见胡庭筠瞪他,吕崇卜缩了缩脑袋,不敢与胡庭筠对视。
吕崇卜知道这一次是他理亏,前几日他就不该反对明王提议预防疫情一事,若不然京城的情况也不会这么严重了。但是这关他什么事了?皇上那里说让人去查明情况,皇上不都是没有让人去查明吗?如果说责任最大的,应该是坐在上面的那一位……吧?
不过这个话吕崇卜当然是不敢说出来了。他有错,但是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错。
“皇上,臣请求封锁城门,待到城中的疫情消除之后,才重新打开城门。”胡庭筠坚持他所言,说道:“一旦让疫情往外扩展蔓延,整一个大燕将会危矣!”
对上胡庭筠看他的眼睛,吕崇卜的心里莫名的有点心虚,犹豫了一下,才说道:“臣,臣附议,臣认为胡相所言甚是。”
“皇上,臣认为胡相所言及对,应当关闭城门。”这一次就连向来都不参与到胡相和吕相之间斗争的王太傅都站出来赞同胡相的话,重新提起明王当日的提议,“臣认为应当按照明王所说的那样,派出官员搜查全城,把城中的病人单独隔离出来到一个地方去治疗……”
到底这一次皇帝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不再装聋作哑,不敢再一拖再拖了,原本弘帝还想把这件事交由二儿子去做,但是一想到此次的病疫是会传染,一不小心感染上还会死的,就把大儿子推了出去,“此事就交由明王去办,务必要安抚好城中的百姓,控制城中的疫情,不能让疫情进一步蔓延。”
皇帝还点了两个人辅助明王处理此案,目的就是派人监视和督查这个儿子。
“是,儿臣领旨。”谢胤站出来领旨。
从那一日到了小院这里来之后,乔颐吃住就在这里,不曾回去过明王府一步,后面还来了几个大夫愿意留下来,跟着他一起救治城中的病人。但是还有几个大夫一直都没有来,想来是早已经拖家带口离开京城了。
对于这些愿意留下来的大夫,乔颐都是手把手的带着他们去处理病患,仔细的为大家讲解如何处理这些病患,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怎么处理等等。
从外面送来的病人越来越多,原先的小院已经安排不下了,只能在外面临时搭建起一些棚子,把病人安排到棚子里面去住。
他手下带的几个大夫都已经能独当一面了,每日都处理不少的病患。但是尽管如此,他们这里还是病患过多,而大夫和医护人员严重的缺少。
这些送到这里来的病人,不少都是以为他们必死无疑,认为他们被关到这里来是躺着等死的,还有的是病人来了,家里人跟着一起来的,这些人被他编制到了医护人员的队伍里面去。
这座小院里面每日都有人送来,也有人擡出去外面。
乔颐一步都没有走出过外面,一直都是在这小院里面,手上的病人一个接着一个,没完没了。但是不管多累,他们这些人都毫无怨言,大概是在看到每一个人生命被他们从阎王的手里抢回来,心中的那种自豪和慰藉,这也许就是他们这些人为什么会留在这里的原因了。
关于外面的消息,他都是从身边的人那里得知来的。知道皇帝终于下令控制疫情,乔颐哼笑了一声:“若是能早下令,又何至于闹成今日这样?”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