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吧 > 穿越小说 > 大明元辅 > 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宝剑

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宝剑(1 / 2)

高务实这句“该弹劾的就该弹劾”,可以算是今天重阳大会一锤定音的最终表态。其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他个人,而是整个高党、整个实学派集团的战斗宣言。

以高务实的意志所发动的第一次万历党争,就此爆发。

在他看来,这次党争的核心驱动力,是保证阁权优势在没有实学派首辅压阵的情况下依然不失。而其更直接的驱动力,则是确保申时行此次无法在内阁中塞进第二位心学派官员。

即便大舅丁忧去职,我也要让你申汝默孤掌难鸣!

还有潘晟。

不管你是见利忘义,还是迫不得已,总而言之,你已经改变了你此前的中立立场,明显站到了心学派一边。

这是你先背叛了过去的情谊,既然如此,也就不要怪我高某人不讲往日情分了。

如果背叛这种事也能轻易原谅,那我实学派这么多人,若是将来一天来一个背叛的,我还怎么“带队伍”?

杀鸡儆猴有时候未必好用,但杀猴儆鸡的效果总不会太差。

一位阁老,够资格当这只猴了。

党争党争,有党则必有争!更何况,这是大明朝的党争,可不是宋朝那种,没有那么温文尔雅,废法而不废人。

有明一朝的党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

高务实很清楚,历朝历代皆有不同程度的党争,但它们的影响也各不相同。虽然孔子曾有云:“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但历史告诉他,党争这玩意儿从来就不是小人的“专利”,君子也一样会党争,甚至争起来比小人还厉害得多。

为何高务实认为明代的党争与宋代不同?最能说明宋代党争的特点,要属“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距离北宋开国已近九十年,此时的北宋已经经历过对辽和西夏数次战争,国力消耗严重。同时,国内也出现了饥民叛乱,可谓“内忧外患”。

便在这个时候,名臣范仲淹向当朝皇帝宋仁宗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针对当时制度上的种种弊端,提出改革措施。之后,仁宗据此颁布多条诏令,史称“庆历新政”。

由于新政直击许多既得利益者的要害,所以“党争”的种子在一开始就被种下,最终使得庆历新政“无疾而终”。

为推行新政,宋仁宗有意提拔夏竦担任枢密使(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本来夏竦对新政并无多少意见,但同为“改革派”的王拱辰、欧阳修、余靖等人对此坚决反对,最终夏竦未能如愿。就此,夏竦彻底站在了“改革派”的对立面。

随着新政的推进,改革派与反对派的矛盾逐渐公开化,斗争也日趋激烈:先是欧阳修上书指责御史台官“多非其才”;做为反击,监察御史梁坚弹劾与改革派领袖范仲淹关系密切的两位大臣,最终使得范仲淹和御史台长官王拱辰先后辞去官职,以示对同僚的支持。

在这之后,党争进一步“升级”:前文提到的夏竦使人篡改书信,诬称改革派官员的行为是“伊、霍之事”。这个“杀人诛心”之举令改革派中坚范仲淹和富弼深感恐惧,二人随即辞去朝中职务,出朝巡边。

持续不断的党争,使得变法无疾而终:仅在新政实施的一年之后(庆历四年),范仲淹就被罢去参知政事(约等于副宰相)之职,富弼也于同日去官,二人均被改任为边抚使,远离朝廷。在这之后不久,改革措施被尽数废除,“庆历新政”就此落幕。

而与“庆历新政”相比,“王安石变法”更具有代表性。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这次变法可谓将“党争”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朝中几乎所有官员都选择了“站队”,而由于神宗力挺新法,“变法派”一开始便占据上峰。

随着新法的推进,反对派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御史中丞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神宗拒绝答复,前者就自请出朝;知谏院范纯仁上疏攻击王安石变法乱度,神宗未置可否,范纯仁也坚决辞职;元老重臣富弼称病罢相;司马光上书无果,主动要求到洛阳修《资治通鉴》;苏轼、苏辙上书陈说变法之弊,结果苏辙被贬河南,苏轼自请离京出任杭州通判……

可以说,反对派的官员无一例外都离开了中枢朝政。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最终的结果仍然是变法失败,保守派再一次掌权(省略一点,不想偏题写太多宋史)。

但最关键的情况在于,这些看似激烈的争斗基本上没有导致死人,或者说没有出现政治本身之外的人身攻击乃至于肉体毁灭。

相较于大明而言,宋朝的党争那是真够克制的。

那么大明的党争是什么风格?

有人一说明朝党争就说万历末期,其实那是误解,实际上早在太祖朱元璋时期,“党争”的苗头已经显现。

当时,随朱元璋打天下的人中以淮西人居多,而朱元璋本身也是淮人,是故明朝建立之后,这批人大都封公列侯,身居高位。

当时其中的核心人物便是韩国公李善长,以他为首形成了朝中的淮人官僚集团。

由于身兼功臣和皇帝同乡两重身份,因此在开国后,李善长任左丞相,位列朝中第一。而在他之后,由其同乡胡惟庸继任为相。

在他们先后掌权的十几年中,由于淮人集团的排挤,使得非淮人官员很难在朝中立足。譬如说身为朱元璋亲信谋士的刘伯温,就因为其是浙东人,所以自入朝后就备受打压。

刘伯温的才华和功劳在一干功臣中显然不算差,但由于淮人官员从中作梗,在大封功臣时,他就只被封为诚意伯,而淮人出身的李善长则被封为韩国公。

由于李善长的挑拨,仅仅在洪武四年,聪明的刘伯温就告老还乡,自此远离官场。但这并非结束:由于之前朱元璋在向刘伯温征询丞相人选时,后者没有为李善长说好话,于是李善长记恨在心,之后借故革掉了刘的俸禄。

经过一连串的打击,刘伯温不久便忧愤成疾,而此时淮人集团的胡惟庸,则借机派医生为其诊治,但蹊跷的事情随之发生:刘伯温在此后一个月便病故了。

由此可见,即便远离政治,淮人官僚依然不肯放过自己的敌人。刘伯温只是他们的对手之一,远远不是全部。实际上当时的淮人集团几乎是以一派之力压制全国——要不然你以为朱元璋真的是脑子抽风了,居然那样大杀功臣?

他是因为发现淮人集团实力已经过于强大,他本人在世的时候倒是压得住,可是太子早逝,太孙有没有这样的威望和能力,那就完全说不准了。于是便有了朱元璋的大杀功臣。

而到明代中后期的嘉、隆、万时代,派系更加分明的“党争”正式登场。

先是嘉靖时,以内阁首辅严嵩为首的“严党”和以内阁成员徐阶、高拱等为代表的“清流”之间的争斗——注意,这时候的“清流”二字不带贬义。

最新小说: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 燃烧在战火纷飞 谍战:我拒绝别人就爆奖励 明风再起 穿越成王者 大明:开局下葬爹娘,我带重八飞 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 大明:我朱高煦立国,攻略海外 女帝古穿今,乡下真千金竟是老祖宗 离婚三天:我冷淡至极,他索吻成瘾 三年婚姻守空房,我独美你发疯 被全府驱逐,疯批权臣囚我入帐 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 一品狂士 小宫女娇媚动人,皇子们为她丢了魂 带系统逃荒?我的福气已到账! 天灾开局:我靠空间打造顶级安全屋 妄折春枝 改嫁后夫君要造反?这皇后我当定了 娇软美人手段高,恋爱脑侯爷不经撩 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 断亲后,残疾王爷助我灭全家满门 被偷听心声后,世子殿下苟不住了 恶吻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春色寄南姝 被活活逼死,我嫁权臣抄了整个侯府 穿书美人娇又软,清冷军少宠上天 联姻三年不回家,我提离婚你勾缠啥? 大明:劈出来的皇长孙 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 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 征途英魂 三国之冠军侯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大明忠勇侯 春秋晋国风云 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 送我母亲妹妹去和亲?我直接怒刚群臣! 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 回大秦,请叫我龙哥 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 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 大唐储君 重生归来,渣前夫和黑心棉都不要了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我和正德闹掰了 足球小将,今川不息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纨绔世子觉醒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完颜阿骨打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