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是杨阿娜的小儿子罗平,他有些担心的说道:
“娘,最近几个月,保宁府的百姓被鞑子肆意杀戮,很多人都吓到了,怕是没多少人敢起事响应我们起义。”
杨阿娜摇摇头,“不,建奴鞑子这几个月大肆劫掠,强征苦役,现在杀了那么多人,自然把人吓到了,但也让所有人心里积攒了怒火。”
杨阿娜说道:“现在我们要等,只要大明朝廷王师来了,只要我们牵头起事,成为他们的引导人,告诉他们怎么做,到时候他们的怒火就会彻底的爆发出来。”
杨阿娜看向那个老者,“老铜娃,你让族里的兄弟们准备好,多联络一下人,只要朝廷王师到了,咱们就在城里起事,响应王师。”
老铜娃点头,“首领,我知道了。”
六月二十八日,满达海接到消息,英亲王阿济格已经率5万大军回阆中休整的路上。
翌日,刘文秀和李定国率领的部队到了阆中。
他们也不直接攻城,而是让人在城外摆开阵势,开始击鼓。
鼓声如雷,传遍整个阆中城,让每一个地方的人都能听到。
朝廷王师来了,来收复阆中了。
城东巷的小屋内,杨阿娜几人听到鼓声,一脸激动。
小屋内多了一个人,正是锦衣卫李昭,他率领几个锦衣卫探子随着李定国的部队,两天前从梓潼秘密潜入阆中。
“李百户,还请告诉我们,要怎么配合朝廷军队?”
李昭提前两天进城,已经摸清了清兵堆放粮草的地方、和清军在那里的大概布防。
但是怕杨阿娜他们人多口杂,口风不严泄露消息,并没有告诉他们主要任务是焚毁清军粮草。
李昭一脸平静的说道:“我们的任务是焚毁鞑子的粮草。”
杨阿娜几人一阵沉默,这是一件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
清军的粮草囤积在城内东南方向的大佛寺,那里日夜都有重兵把守,飞鸟不进。
李昭说道:“你们先挑动城内百姓起义,响应城外的王师,我再趁机攻打大佛寺。”
老铜娃说道:“我这几天联络了一些人,去通知他们。”
满达海披甲站在城头,见明军来的兵力不多,却在击鼓挑衅,忍住了想要带兵冲出去的冲动。
满达海心里冷笑:你们不就是想激我出城与你作战吗,我偏不如你所愿,有本事来攻城啊,等英亲王大军一到,再与你们算帐。
见明军没有准备攻城的意思,满达海也不敢大意,调集一队队士兵上城头戒严。
南街一队数十人的清兵正在急驰而过,他们接到命令赶去城头驻守,这时街道两侧房屋内伸出几支猎弩。
咔嚓几声扣动板机声,箭矢如蝗朝路过的清兵射去。
随着有人一声大喊:“朝廷王师来了,杀鞑虏!”
杨阿娜的这些族人都是山民猎户出身,箭法不差,几名清军被射中面门,滚在地上哀嚎。
“这是大明朝廷的军队来了?”
阆中城内听到民众心头大震,他们并不知道朝廷来了多少人,但是心里都暗暗期待着。
更多的声音响起:“乡亲们,快杀鞑虏,迎朝廷王师进城啊!”
“杀鞑虏,有仇报仇!”
街道两边的所有房屋大门被打开,无数人拿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当武器,朝这队清兵扑了上去。
老铜娃看上去就一干瘦老头,身手却异常的敏捷,扔掉手里的猎弩,怀里抽出一把短刀,从窗户跳下去,冲到一个清军面前,抹向他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