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韩莹离开桂州后,回到郢都并没有马上离开。她也是想着这三个丫头难得出趟远门。于是又带着她们在郢都周边游玩了些日子,也见确实打探不到更多的消息了。这才带着她们边走边玩的经随州,返回宁国。
不过她并不知道,此时的任逍遥就在离随州不远的阳县里。
监正司的手段果然厉害,没用多久,便从太后当初宫里一个宫女那里,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竟然得知当初太后在郢都变乱的那晚真的救了一个重伤之人。而这人虽然身受重伤,但太后并未请御医前来诊治,而是让宫中女医给治的。后来太后要去皇陵,便将他们这些人给遣散了。至于后来的事,她们便不知道了。而那个人是什么人,叫什么,她们也不清楚。可能只有太后身边那几个近侍才知道。
乔度一听,心里便明白了。这人定是任逍遥。因为那叶一天曾说过,他在与其交手时,曾将其刺伤。但追至皇宫后,便失了踪迹。加上随后又下起了暴雨,也无法沿血迹寻找。都还以为他是穿过皇宫,从某处逃了出去。没想到竟然是太后救了他。
而在皇陵,太后的住所只有那么大,任逍遥在里边不可能久藏。否则迟早是会被人发现。如今看来,太后身边那紫烟的失踪,定是与任逍遥有关。可是这二人去了那儿呢?
在没弄清楚之前,乔度也不敢向平康帝禀报。于是再度派遣心腹之人,对太后身边及当年随其来虞并在朝中任职之人进行暗中查访。
经过一翻果访之后,最终锁定了两人。其中一人是太后的表弟,现任豫章郡知府。另一个便是洪公公。而洪公公尚有一侄子在楚州。于是立即便派出人手,对这两处进行严密的盯查。
可是近一月之后,派出的人纷纷回报。说是并没有发现任逍遥的任何踪迹,甚至也没有发现他曾来过这里。
乔度一听也愣住了,难不成这二人飞了不成?还是他带着那宫女浪迹天涯去了?
好不容易发现了点线索,但到头来却一无所获,这乔度也是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坐立不安。
而这些事,他目前又还不敢向皇上禀报。他深知皇上的性子,在这剩下的几个通缉名单里,别的抓不到,那都没啥。可这个任逍遥若是一直抓不到,甚至是发现了线索却让他跑了,那皇上必然大怒的。
当初皇上也是很看重任逍遥的才能,一直想将其拉拢过来。可后来却终却成了太子那一党之人,以皇上睚眦必报的性子,早就对其狠之入骨了。所以也定是要除之而后快。
于是,他又找来太后身边这些人的卷宗,再度仔细的分析起来。
这一细查,他还真发现了一些端倪。一是有可能是让那宫女带着,去了景国躲避。而去景国的话,那最有可能便是她那表弟在商洛的老家。另一个便是那洪公公在随州阳县的老家。
乔度马上又再派人去这两处暗访,并一再叮嘱,只可暗访,不可轻动。千万不能打草惊蛇。
派去景国的人还没回来,而阳县的探子却先回来了。
他们发现,有一位自称是洪公公侄子,叫洪山的人,于数月前,带着一丫环回到了阳县的祖宅。而且从那人体形、年纪和外貌来看,与任逍遥极为相似。
乔度一听,心中大喜。因为他派人去楚州查访时,早已证实。洪公公的侄子洪山一直都在楚州,并未离开。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假冒洪山的人定是任逍遥了。
事情已基本查明,他也不也再隐瞒了。于是连忙进宫禀报。
一听查到了任逍遥的踪迹,平康帝也是大喜过望,当即便要命乔度立即派人前却将其直接击杀,而不用留活口押回。
乔度一听忙道:“陛下!臣认为此法不可行!”
“这是为何?”
“陛下,那任逍遥在监正司任职多年,即身居高位,又深得范忠的信任。如今监正司的几个主要职位虽已换成了我的心腹,可老人还是占多数。若是动用监正司的人,臣只怕会走漏风声。而臣的那几个心腹,虽然可靠,但武功却一般。毕竟那任逍遥可是灵云门的弟子,他身边那个紫烟,也是梁公公的独门弟子。虽不知其深浅,但料想武艺也不会差。否则慈安太后也不会安排她跟随任逍遥了!”
平康帝想了想道:“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呢?”
乔度忙道:“陛下!依臣所见,这次一定要做到一击必杀。所以,去的人不可过多。以臣之见,还是让圣剑门的叶掌门出手最为合适!”
平康帝一听,忙道:“甚好!不过最好他还是多带几人前去,以防再让那任逍遥给逃了。”
“陛下圣明!”
“传旨,宣圣剑门叶掌门进宫!”
看着皇上派人去传旨了,乔度又问道:“陛下,那这慈安太后包庇朝庭要犯,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呢?”
平康帝竟然笑着问道:“什么?有这事吗?朕怎不知呢?只怕这是坊间的谣传吧!”
那乔度一听,也立马明白了平康帝之意。也忙道:“是臣误听谣言,请陛下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