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滨忙起身施礼道:“殿下说的是!确实如此。虽然我等目前尚不知朝庭派人去与北宁谈和的具条件是什么,但大致也当如此。可臣等担心的是,即便暂时割地赔款达成一时之和。可内乱之中,军力国力消耗过大之时,北宁可随时再找借口复来啊!此并非是长久计啊!”
任逍遥听罢也有些愤愤的说道:“今日五城,明日十城,然后得一夕之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样的做法根本于事无补,反而会将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的!”
任逍遥的这一引用,乃是出自《战国策。齐策》之中的一段话。而由于这个时空里,一位横空出世的楚元帝改变了历史。以至《战国策》虽有一些,但这篇产生于战国后期的齐策却并未问世。因为在这篇文章本应诞生之时,而在这个时空里的楚元帝已经一统天下,早就建立大楚帝国了。
所以唐滨听完任逍遥的话之后先是一愣。虽并不明白这出处,可也能理会他这话里的意思,并且战国前期这类似的事情也不少。于是他也未深究,而是忙道:“殿下所言甚是有理。可以说,如今我大虞已是危机四伏。随时都可能会有亡国之危!”
说着他突然向任逍遥跪下伏地道:“老臣替先帝、替大虞万千子民、替这大虞的百年基业,恳请殿下出面,挽狂澜于即倒、拯万民于水火、保宗庙社稷之永固!”
任逍遥一听,虽然十分意外,但还是赶快上前扶起唐滨道:“唐相何出此言啊!在下无权无势,甚至现在还是那皇帝的通缉逃犯。即便是有心为国、为民做些什么。只怕也是有心而无力啊!”
唐滨忙道:“殿下!如今在那皇位上之人,正如成王等的征讨檄文中所言,乃是逼父、杀兄而来。本就得位不正,如今又逼流充王,残害两位年幼的皇弟。可说是更是德不配位。现面对外敌入侵,不思保国御敌,而是为保个人权欲,竟致卖国之境地。更是失去民心和朝中忠义之仕之心。成王虽素有威望,然其已退出朝野任治地方二十余年,威望并不足矣震摄整个大虞与朝堂。即便是其取胜而即位,我大虞依旧会是朝堂不稳,各方势力难免会趁机而起。以至容易动摇国本。唯今之计,只有殿下出面,方能今天下信服,令群臣追随。重拾我大虞江山,平内乱,驱外患!”
“我?”任逍遥听罢不由的摇头道:“唐相,您也太看得起我啦!我那有那本事啊!我现在就是自身都难保之人。而您也是已被逼得告老还乡,我们那有这能力啊!”
唐滨却十分坚定说道:“臣知这翻并不会一帆风顺,也会面临诸多险阻。但支持你的,可并不止老臣与太后二人啊!”
任逍遥不由的扭头看了看太后,而太后见他为难的表情,也说道:“峯儿!娘当年没有保护好你,已是亏欠之极。如今无论你做何选择,有什么样的想法与决定。娘都不逼你,都任你自己所选。并且娘都绝对的支持你!”
任逍遥也知道太后这说的都是真心话,其实他在虞国生活这二十几年。怎么说也是有些感情的。更重要的是,他也将虞国与诸国的制度进行过比较。虽然都是封建皇权制,但相较而言,虞国的制度是更好,也更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所以,面临现在这样的危局,他也还是希望虞国能够扭转局势,安然渡过的。
可想想自己现在的处境,他又觉得毫无把握,甚至几乎就是不可能办到的事。就以他这一说不清、道不明的皇子。再加上一个都离开了皇宫的太后,再有一位告老还乡没了官职的前任丞相。能够做什么呢?
这时,却见唐滨走到一则,用手在架上的花瓶上一转。只见侧面那堵墙,竟然随着一阵轻微的机关响动之声缓缓的打开了。
随着那道暗门一打来,便见墙后站着的一群人,都纷纷从里边走了出来。
唐滨朝他们一施礼:“方才的话你们可曾听到?老夫所言不虚吧!”
众人先是朝太后与唐滨一施礼道:“臣等都听到了,事情的原委也都已知晓。”
唐滨点点头道:“那现在呢?”
随着唐滨一问,那些人竟然一个一个的朝任逍遥跪下道:“臣柱国将军闻双!”
“臣吏部尚书候之杰!”
“臣兵部尚书乐随!”
“臣太常寺卿、宗族族长林盛!”
“老臣平北将军魏昕!”
“臣户部右侍郎常在宽!”
“臣工部左侍郎秦舒!”
“臣梅州司法参军夏荀!”
“臣监正司提典陈桓!”